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调查问卷与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室内空气品质主要参数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然后总结出人体舒适度的主观满意度与室内空气品质主要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出室内热环境和空气品质评价模型。为室内空气品质评价及控制,提供理论及数据基础。空气净化装置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空气净化装置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相关产品标准规范和测试方法的不完善,造成产品市场较为混乱,国家监督监管的力度也无法执行。所以本课题通过对国家现有标准规范的研究,结合现场实际测试,搭建了较为完善的测试平台,改进了相关测试配套设备,进行了大量的实际测试,完成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的研究,并完成了国家行业标准JG/T294-2010《空气净化器污染物净化性能测定》标准的编制工作,确认了空气净化装置的具体测试方法和指标。使我国现行的相关标准不再仅仅是照抄国外标准,也不再仅仅是有控制指标,却没有测试方法,结束了行业委托测试条件混乱的现状。同时,本课题在完成编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项目需求和社会热点,完成了PM2.5污染物指标的测试方法,为我国空气净化器及室内空气品质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先行一步,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持。对于模块式空气净化器,分别从检测用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研究。研发了适合于中国国情的人工尘、气溶胶发生器和螺旋式人工尘发生器,其中螺旋式人工尘发生器获得了国家专利。人工尘以西北黄土道路尘为主体,加入部分炭黑和短棉绒,依据标准规定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为了验证人工尘的性能,本课题对人工尘和在地铁站内收集的灰尘分别进行了成分分析。对于测试条件研究方面,分别研究了测试尘源、尘源浓度、测试方法等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采用计重法测试时,尘源类型对于检测结果影响较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尘浓度对结果影响较小,对于同一台净化设备,采用计重法和计数法测试,测得的数据之间没有可比性,不同原理的空气净化装置对于不同粒径下的颗粒物净化效果差别很大。对于单体式空气净化器,搭建了30m3环境测试舱,为空气净化器检测和研究提供了评价平台,环境试验舱整体构造主要由舱体、空气净化与温湿度控制系统、空气采样系统、遥控式污染源发生装置组成,该环境试验舱性能稳定,温湿度均匀可控,气密性良好,吸附性小,本底浓度低、操作便捷安全,能够较真实地模拟受污染的室内环境。同时,测试方法上在借鉴同类标准的基础上,分别从测试尘源、测试时间、测试风量等参数入手,提出不同于GB/T18801的测试方法、计算公式和评价指标,使测试结果更加直观,便于比较,易于人们接受。本课题在二次污染物的评价指标方面,参照了GB21551.3标准中的规定,但是课题最终不是仅仅提出评价指标,而是对臭氧和紫外线泄漏量等具体的指标提出详细的测试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是合理、科学、可靠的,使空气净化器的检测体系得到了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