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现有桥梁中有一部分需要进行结构加固,以增强桥梁的承载能力,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本文通过模拟实际桥梁在加固后的疲劳性能,根据7根试验梁,对采用高强复合玻璃纤维加固混凝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桥梁中有一部分需要进行结构加固,以增强桥梁的承载能力,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本文通过模拟实际桥梁在加固后的疲劳性能,根据7根试验梁,对采用高强复合玻璃纤维加固混凝土梁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弯曲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试验研究表明:粘贴高强复合玻璃纤维后混凝土梁的疲劳寿命增加了2倍多,其疲劳变形减少了61%~65%,加固梁的疲劳抗裂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因此,粘贴复合玻璃纤维是提高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的有效方法,可用于延长混凝土梁的使用寿命。2.本文通过加固梁的钢筋应力幅值与疲劳寿命的关系,拟合出疲劳曲线,并且由疲劳曲线得到了加固梁的疲劳极限值。另外,由加固梁的裂缝最大宽度、裂缝最大长度分别与加载次数的关系,得到了加固梁的裂缝最大宽度与裂缝最大长度的数学模型,从而可进一步研究疲劳荷载水平及加载次数与加固梁的关系。3.由试验数据得出加固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跨中截面的混凝土应变、钢筋应变以及纤维应变仍能较好地满足平截面假定。同时,结合本次试验数据和相关资料,介绍了混凝土、钢筋和高强复合玻璃纤维等材料的疲劳强度的确定方法。最后,由等效惯性矩法提出了高强复合玻璃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疲劳强度的验算方法。
其他文献
模态分析与参数识别是结构动力学的一种“逆问题”分析方法。采用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工程领域的振动问题,迄今在各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并已发展成为解决工程中
砾性土指的是含有多粒组成分的宽级配土,包含碎石、砾、砂、粉粒、粘粒等,以往的砾石土、砂砾土、砾砂等也包含其中,是一种典型的天然土壤,并且大量存在于交通和水利等工程中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结构安全以及可靠度评估方面等起着重要作用,结构损伤识别作为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方面,其研究已得到了极大发展,其中基于时域振动信号的损伤识别方法
对于大跨空间结构,地震动空间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围绕这一课题,对多点输入下的结构分析模型和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然后用这种分析方法对实际工程结构
随着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所需的各种能源也不断增加。所以加大非常规能源如:煤层气的开发及利用是非常必要的。但煤层气储层都是低孔低渗透,所以在开采时需要人工造缝或
大量地震灾害表明,钢框架抗弯节点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脆性破坏,而采用半刚性节点能显著改善节点的承载力、延性和刚度,有助于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思路。当框架
连梁作为剪力墙体系中重要的抗震耗能构件,其刚度、强度、延性以及耗能等性能均对整体结构有着重要影响。实际工程的连梁跨高比通常较小,震害结果和试验研究均表明,常规抗震
渡槽作为重要的输水建筑物在合理调度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渡槽结构的抗震设计缺乏专门的规范,设计人员大多参照相应的公路桥梁规范进行设
建筑节能目前已经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墙体改革和开发新结构体系的研究已经成为工程界首要任务之一。在此背景下,太原理工大学与山西省建总公司、山西大学等六家单位联合研
分形理论为研究复杂的非线性现象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利用它不但能描述复杂的不规则现象,而且还可以构造非线性的几何体。城市排水管网的内在规律大多都是非线性的,表现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