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汽车产品系列和生产体制,建成了一汽、东风和上汽等大型企业,国产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95%。 然而,汽车产业是一个规模效益十分显著的产业。世界汽车企业诞生100多年来,为了提高各自的竞争力,抢占国际市场,重组浪潮风起云涌,从早期全球成千上万家企业的自由竞争,到今天形成只剩下“6+3”少数几家企业的寡头竞争,形成通用、戴克、福特、丰田、大众、雷诺6大集团和本田、宝马、标致雪铁龙3个独立厂商的6+3格局。历史上,美国曾经有过两千多家汽车企业,现有的三大巨头企业,是经过上百年的竞争、淘汰、兼并、联合而形成的。中国汽车业的发展不可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2003年我国共有汽车生产厂家115家,但是产量却非常低。长期以来国家对汽车产业的政策就是支持三大汽车集团即一汽、上海和东风。近几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世界汽车企业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新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一直是国家高关税保护的对象。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工业就要全面开放,这将对汽车工业造成很大的冲击。 竞争力问题是全球各个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履行WTO相关协议的承诺,为了更好地溶入世界经济体系,为了在更加开放、激烈的经济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必须对中国的产业竞争力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做出合理的预期。长期以来,中国的汽车产业都是在高关税的保护下成长起来的,虽然取得了很快的发展,但企业规模效益不高,产业集中度低,散、乱、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使得其竞争力十分低下。在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取消后,中国汽车企业将直接面临国外进口汽车的竞争,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比,中国汽车产业是否具备与之竞争的能力,如何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本文就是从世界汽车工业已发展成为全球性产为入手,在分析中国汽车工业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提升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并认为,中国汽车工业要改变目前散、乱、差等落后局面,必须首先在国内实行强强联合,以此为基础与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合作,走国际化发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