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毒介导的HGF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同种异体肝移植的影响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ujin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一种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研究表明,MSC在体内外具有免疫抑制的能力,能够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减轻同种异体移植物的排斥。MSC免疫抑制的功能与其分泌可溶性生长因子有关,包括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等。而研究证实HGF在器官移植中具有免疫抑制、促增殖、抗凋亡和细胞保护的功能。MSC易于扩增和纯化,易携带外源性基因。利用MSC联合HGF基因转染,可望增强免疫抑制的作用。在本研究中将HGF基因通过慢病毒载体介导稳定转染MSC,对MSC进行修饰,利用MSC归巢效应定位于移植肝,长期分泌HGF,形成一个免疫抑制的微环境,增强MSC的免疫抑制功能,发挥HGF调节免疫和组织修复的功能,取得协同效应,减轻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为肝移植急性排斥提供新的治疗策略。第一部分改良式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目的探讨改良“二袖套法”原位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SD大鼠为供、受体的同基因肝移植70只(SD-SD组),SD、Wistar分别为供、受体的同种异体肝移植60只(SD-Wistar组)。采用改良的“二袖套法”进行大鼠原位肝移植,充分暴露第一肝门,不翻动肝脏先行门静脉灌注。在体一步法离断肝上下腔静脉,不带膈肌环。吻合肝上下腔静脉采用单线连续缝合;双线牵引法安装门静脉袖套。术后充分补液维持大鼠血液动力学稳定。结果供体手术时间(38.2±2.5)min,受体手术时间(45.6±3.5)min,无肝期(15.1±2.2)min,手术成功率93%,1周存活率92%,与传统二袖套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D组手术成功64只,受体长期存活,术后肝功能很快恢复正常,肝组织病理无明显变化。SD-Wistar组手术成功57只,受体存活时间8-20d,平均10.5d。大鼠于术后3-5d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未经处理后均死亡。结论改良式大鼠原位肝移植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易于复制,是肝移植实验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SD-Wistar大鼠组合是一组高排斥的肝移植模型,可发生典型的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第二部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在移植肝内定居能力的观察目的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并进行鉴定,观察其在肝移植受体内的定居能力。方法利用直接贴壁培养法培养大鼠MSC,并传代扩增,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生长特性。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定向诱导MSC向成骨和成脂肪分化,鉴定其多向分化潜能。DAPI荧光标记MSC,由门静脉注入同种异体肝移植后受体内,取肝组织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在移植肝内的定居情况。结果直接贴壁法成功分离培养MSC,并在不断的传代培养中得以纯化扩增。细胞生长旺盛,形态呈梭状,均匀分布的漩涡状生长。传代周期5d左右,可在体外传代20代以上,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的MSC表面标志,CD44、CD90分别为94.81%,99.53%,呈阳性高表达。CD34、CD45、CD11b分别为0.04%、1.94%、1.42%,呈阴性表达,符合MSC表型。在成骨和成脂的诱导剂条件下,MSC可成功分化为成骨和脂肪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DAPI标记MSC的阳性率达100%。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蓝色荧光标志的MSC定位于移植肝内。结论直接贴壁法分离培养MSC简单易行,获得MSC纯度高,生物学特性稳定。MSC可以在移植肝内存活并定居。第三部分肝细胞生长因子慢病毒的构建及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修饰目的构建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基因的慢病毒,感染MSC,观察hHGF基因修饰的MSC细胞(MSC/hHGF)的生物学行为,体外检测MSC/hHGF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从含hHGF基因的质粒中,PCR法获取hHGF全长基因,与慢病毒载体分别进行酶切,产物定向连接,转化后行PCR鉴定和测序,构建hHGF慢病毒表达质粒。脂质体介导慢病毒载体三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收集病毒超滤离心浓缩,实时定量PCR测定滴度。将hHGF慢病毒感染MSC,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慢病毒感染的效率,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hHGF分泌水平,细胞RT-PCR检测hHGF的mRNA表达。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MSC和MSC/hHGF两组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结果成功构建携带hHGF基因的慢病毒,滴度达到1x108 TU/ml。hHGF慢病毒高效率感染MSC,最佳MOI值=10。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效率达98%。荧光表达强,在感染后28d MSC仍稳定表达强烈的绿色荧光。培养上清可检测到hHGF因子,在第5d左右达到高峰,可达40.5ng/ml,这种高水平分泌可持续到感染后第28d。RT-PCR检测出hHGF mRNA表达。MSC组显著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达46.34%。而MSC/hHGF组抑制率可达64.42%,具有更强的抑制效应。结论通过慢病毒载体将hHGF基因稳定转染至MSC细胞,基因整合到MSC基因组中,并正确转录和表达。hHGF基因修饰的MSC获得了更强的免疫抑制作用,说明hHGF与MSC在体外具有免疫抑制协同作用。第四部分慢病毒介导hHGF基因修饰MSC对大鼠同种异体肝移植免疫排斥的影响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hHGF基因修饰的MSC(MSC/hHGF)在大鼠体内对同种异体肝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探讨其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建立稳定的同种异体肝移植模型,受体移植成功后,MSC/hHGF组立即经门静脉注入2x106 /ml的MSC/hHGF 1ml。MSC/GFP组注入2x106/ml的MSC/GFP 1ml。MSC组注入2x106/ml的MSC 1ml。对照组注入1ml生理盐水。观察生存时间,移植后7d时检测肝功能,取肝脏组织行病理学检查, ELISA方法检测受体血清中hHGF、IL-2、IL-4、IL-10、IFN-γ等细胞因子的水平,Tunel法检测肝组织内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TNF-α、NF-κB、Bcl-2、PCNA在肝组织内的表达,RT-PCR检测肝组织内hHGF、TNF-α、NF-κB和Bcl-2 mRNA的表达。结果RT-PCR证实MSC/hHGF组肝组织内有hHGF基因转录,并检测到绿色荧光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hHGF水平可达6.2ng/ml。MSC/hHGF组生存时间>100d,MSC/GFP组23.1±3.9d, MSC组23.4±3.1d,均显著长于对照组(10.5±4.2d)。MSC/hHGF组和MSC组均能减轻急性排斥反应,改善受体状况。相比MSC组,MSC/hHGF组疗效更显著,肝功能明显改善,病理学无急性排斥反应或仅轻度,IL-2、IFN-γ水平降低,IL-4、IL-10水平升高,细胞凋亡明显减少,Bcl-2表达和PCNA表达显著升高。TNF-α和NF-κB表达明显减少。结论通过门静脉输注MSC/hHGF到大鼠同种异体移植肝内是有效可行的,成功诱导出免疫耐受。与单纯应用MSC比较,MSC/hHGF在移植肝局部形成分泌高浓度hHGF免疫抑制微环境,能更显著抑制急性排斥反应,延长移植受体的存活时间。hHGF与MSC的免疫抑制协同作用与诱导Th1细胞向Th2细胞偏移、减少致炎因子TNF-α、NF-κB的表达、减少肝细胞凋亡、促进肝细胞增生有关。
其他文献
充分评估水产养殖过程中的风险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对策,对于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很有必要。
本文引入微分对策博弈模型,研究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贷博弈问题,破解企业融资困境。通过建立银行和企业的各自收益目标函数,讨论了银行区域内不合作和合作状况下,银行最优的动
中国播音学走过了半个世纪,发展很快,而播音批评学未能很好跟进,还没有走向自觉。其表现为:研究对象不确定、研究方法不系统、研究人员不稳定、学科体系不完善、批评原则不定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16Mn钢表面激光熔覆Ni60合金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并以保证熔覆层质量的前提下,使基体表面得到较深的硬化
原发性多汗症的最佳的治疗方法一直存在争议。虽然手术比其他治疗方法创伤大、风险高,但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阐明内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ETS)是原发
产品责任自身特征以及产品缺陷的定义问题,使得受害人很难证明惩罚性赔偿中“明知产品存在缺陷”的要件,因此侵权责任法中的惩罚性赔偿条款在司法实践中被束之高阁。在现有立
从城市土地利用谈城市规划改革马先海传统的土地观念认为:城市土地只是一种承载基地,它提供的只是一种劳动与生活场所,利用的仅是其所提供的土地空间。基于这种认识,所以我们在传
在频率100 kHZ-26MHz,含水率0-100%,温度0-100℃范围内,对50个树种木材的介质损耗参数进行了测计,并着重对华山松、油松、木荷、青岗栎、栓皮栎等5个树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通过调研广东省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基本状况,提出了五条增强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措施,以及对如何建立完善的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体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提出了用神经网络来划分英语单词内音节的新方法,该方法比传统的查表法具有很大的优点,如计算速度快,内存需求量少,具有一定的泛化能力,实验证明文章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