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畜禽养殖污染是典型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国内外针对核算畜禽污染量、评估污染水平、选择污染治理方法等环节展开了不同程度的研究。科学、准确、合理普查畜禽养殖污染的方法有助于实施畜禽污染减排计划,也利于推进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影响到国家和地区畜禽养殖业政策制度的制定。近年来,重庆市政府为切实从源头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根据国家和地区相关规定,从畜禽养殖污染源头普查、日常监管、污染控制管理等环节看展了多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目前的重庆畜禽养殖生产和政府管理条件下,急需评估现有畜禽养殖污染水平和污染地区,并对重庆区县畜禽污染防治扶持政策提出一定建议。为此,本文基于“四清四治”系统,以重庆市10341家规模化养殖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排污系数、种养平衡等理论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目前重庆地区畜禽养殖污染状况进行评估,提出主要污染区县;基于畜禽养殖外部环境成本,提出政府用激励性环境经济手段(补贴)来促进畜禽粪污有机肥化,相应构建补贴政策中“政府-有机肥企业-养殖者”三方博弈模型,取得政府针对有机肥企业和养殖者的补贴范围,为科学化实施扶持政策提供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核算出重庆市畜禽养殖污染负荷。重庆市2013年畜禽养殖量为581.84×10~4猪当量,主要养殖种类为生猪和蛋鸡,养殖规模以小型、大型为主。2013年畜禽养殖污染物TOC、TN、TP排放量分别为10.47×10~4、1.79×10~4、1.04×10~4t。重庆市畜禽养殖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且为正相关,即养殖量/排污量高的区县其周围区县相应指标也高;其中“高-高”区位于城市发展新区和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低-低”区位于都市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区。(2)建立了重庆三峡库区内外的理论最大承载养殖量方法。三峡库区核心区内有效消纳畜禽粪污土壤面积比例为40%,理论最大承载量为9头/hm~2,而库区外的区县有效消纳畜禽粪污土壤面积比例为42%,理论最大承载量则可达到10头/hm~2。全市的养殖容量为1475.33万头猪当量。(3)评估了重庆市和各区县目前畜禽养殖污染水平。全市畜禽养殖风险处于“稍有风险”水平,其中璧山区、合川区等6个区县的承载预警达到了有风险以上(风险值>0.7),其余区县处于相对安全的水平;全市畜禽养殖的剩余容量约为450.89万头猪当量,主要分布在彭水县、酉阳县、秀山县等31个养殖区县。(4)构建了基于有机肥生产的“政府-有机肥企业-养殖者”三方博弈模型,探讨了有机肥补贴范围。因畜禽养殖造成重庆市189524hm~2土壤存在潜在风险,相应减产的农作物产生的外部土壤环境成本为3.73亿元。通过实施政府补贴政策来激励畜禽粪污被有机肥化,相应补贴有机肥企业和养殖者的下限为13.3、2.6元/头生猪当量,总补贴上限为64.11元/头生猪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