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蒸气稀释条件下乙醇/异辛烷层流燃烧特性的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tou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醇易溶于汽油、含氧、汽化潜热高,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清洁替代燃料。乙醇与汽油混合燃用不仅可以增强汽油机的抗爆震能力,还能提升燃烧效率,减少排放。然而乙醇亲水,无水乙醇的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保存难度大。因此,含水乙醇汽油应用于汽油机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此外,汽油机掺水技术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不过,由于水对汽油燃烧过程的影响复杂,掺水技术还未广泛应用。因此,深入研究水蒸气稀释条件下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的基础燃烧特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发动机台架试验上,有关其基础燃烧特性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开展了乙醇/异辛烷/水的层流燃烧特性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异辛烷/水/空气层流燃烧特性的研究表明:层流燃烧速度随当量比的提高先增加后降低,随水蒸气稀释比的增大呈线性下降,随初始温度的提高呈指数增加;马克斯坦长度随当量比的提高逐渐减小,随水蒸气稀释比的增加逐渐增大,随初始温度的增加变化很小。水蒸气的不同作用均会降低层流燃烧速度,其中,稀释作用起主导作用,热力学作用次之,直接反应作用最小。随着水蒸气浓度的增加,H+O2=O+OH、H+CH3(+M)=CH4(+M)和HCO+M=CO+H+M的敏感性系数和净反应速率增大,在高水蒸气稀释比时变得更为重要。此外,掺水对异辛烷/水/空气的反应路径影响较小,路径消耗组分变化不明显。乙醇/异辛烷/水/空气层流燃烧特性的研究表明:层流燃烧速度随乙醇浓度的增加呈指数增加,随水蒸气和初始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异辛烷掺水规律类似;E10W,E20W,E50W随水蒸气稀释比的增加,马克斯坦长度先增加后趋于平缓,对于E100W,马克斯坦长度先增加后下降。不同乙醇浓度时混合燃料自由基变化类似,水蒸气的直接反应作用和三体作用随水蒸气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直接反应作用通过抑制反应H+O2=O+OH、H2+OH=H2O+H和HCO+M=CO+H+M来影响层流燃烧速度。水蒸气的三体作用通过提高三体反应H+O2(+M)=HO2(+M)和H+CH3(+M)=CH4(+M)来降低层流燃烧速度。此外,水的不同化学作用对E20W反应路径改变较小,水对乙醇/异辛烷混合燃料的化学反应过程影响不大。
其他文献
螺杆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必须对排出的润滑油进行冷却,保持较低的压缩机回油温度,提高制冷系统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与其他油冷却方式相比,分相式热虹吸油冷却系统因其可靠、灵活且无需驱动泵等特性适用于螺杆制冷机组上。本文搭建了分相式热虹吸油冷却系统的实验台,测得其在五个工况下的换热量、制冷剂的质量流量以及润滑油出口温度。建立了不同换热和压降公式组合的分相式热虹吸油冷却系统的理论模型,进行迭代求解,并与实验值对
胶结壳有孔虫广泛分布于显生宙各个时代的海洋中,在古海洋和现代海洋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构成胶结壳有孔虫壳壁的矿物主要来源于沉积物,同时壳壁对矿物具有良好保存能力,因此,壳壁矿物学和地球化学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沉积条件。目前关于胶结壳有孔虫壳壁矿物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有孔虫对矿物粒径和种类的选择性,而这种选择性会因沉积条件和有孔虫种类的不同而出现差异。由于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目前尚未建立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人类科技水平的提高,产品与人们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近,直至遍布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与生活融为一体。不可避免的产生产品与人之间的伦理问题。新的技术带来全新的设计伦理问题,智能化、信息化皆如此。随着设计实践的展开,这些设计伦理问题摆在设计师面前,是必须正视并思考的问题。探究设计伦理是什么,其自身是如何发展的,又如何将设计伦理的思考用于实践之中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伦
硫内酯衍生物已经成为开发多功能修饰的高分子前药合适的潜在平台。硫内酯环可以通过与伯胺的反应释放出可用于进一步反应的硫代官能团如巯基,再通过点击反应加成到缺电子的碳-碳双键上。相关科研成果表明了硫内酯衍生物体系在设计新的聚合物结构方面的巨大潜力。因此,我们以水合肼、牛磺酸、乙醇胺为混合胺解剂胺解硫内酯生成巯基与丙烯酰基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一步法制备不同的硫内酯-丙烯酰骨架,再将阿霉素通过酰腙键连接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第61条明确规定"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是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之一。因此,很多幼儿园在保教业务管理工作中都非常重视研究工作。以幼儿园为主体的教研与科研工作通常合并称为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它们都是问题导向的保教实践研究,都是幼儿园通过研究来提升师资水平、提高保教质量的重要途
期刊
近年来,岩浆同化混染地壳硫被认为是岩浆铜镍矿床成矿的关键,但目前对于同化混染过程的系统性研究还较薄弱,尤其对岩浆是同化混染与其接触的直接围岩还是在深部围岩还没有清楚的认识,以及地壳硫的加入方式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对中亚造山带南缘北天山地区黄山东大型铜镍矿床开展了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硫同位素、矿物微区分析来深化对同化混染作用的认识,进而探究成矿过程。黄山东岩体中含有伟晶状斜长石捕虏晶的镁铁
煤化工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难降解有机物,其有效处理是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难点问题。本文调查了某煤化工企业废水处理的运行情况并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针对煤制气废水和丁辛醇生产废水处理的强化策略并探究其可行性及强化降解机制,为煤化工废水分质资源化处理提供了新思路。本文调研了某煤化工企业的废水来源及处理方法,并分析了污水处理工艺参数及其工艺运行情况。结果表明,煤制气废水中含有大量氨氮,甲醇碳源处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成岩的岩石成因及地球动力学背景一直存在争议。福建迪口地区位于政和-大埔断裂带和南平宁化构造带的交界处,区内大量断裂分布,沿断裂出露大量侵位于建瓯混杂岩中的中酸性火成岩岩体。本文针对迪口地区闪长玢岩脉岩、石英闪长岩岩体、正长花岗岩岩体、花岗斑岩岩体及花岗岩岩体进行了岩相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系统的研究,并且结合前人资料,探讨了中国东南部岩浆活动成因及构造背景演化规律。通过锆
难熔金属是稀有金属的一类,容易与碳生成化学性能稳定的碳化物,且具备高熔点、高硬度等优点。为了探究难熔金属碳化物的烧结机理,适应工业生产的需求,论文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方法,选取熔点最高的单一化合物HfC,以及应用最广泛的WC作为实验材料,制备了高致密度、高性能的HfC,探究了SPS制备难熔金属碳化物的普遍规律,进一步制备出了高致密高性能的WC以及WC-6Co,并探究出了两者固相连接的最佳工
郯庐断裂带南段肥东地区属扬子陆块北缘,广泛发育有新元古代和晚中生代的中酸性侵入岩,分别为新元古时期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的拼合和郯庐断裂晚中生代的构造-岩浆活化的产物。本文在对肥东地区岩浆岩进行详细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区内不同时代的代表性中酸性岩体开展了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示踪,全岩主微量研究,据此探讨了他们的成因及成岩背景。对岩浆岩的锆石、磷灰石开展了(U-Th)/He低温热年代学工作,据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