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环境加速形成,这对信息的产生、加工、传播、利用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在信息呈指数增长形势下,国内学者对网络学习行为的研究较多,主要针对远程教育课堂或者一般的网络学习,而对在网络教室中进行集中学习的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行为的相关研究甚少。在现代高校教育中,很多课程采用网络教室进行教学,因此,对集中在网络教室中的学习者进行网络学习行为研究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中已广泛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式。模从学习者的角度,对任务驱动开设初期学习者的信息资源运用行为展开研究,为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任务驱动法教育模式更好地运用于教学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学习者在网络教室中如何运用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过程,即信息资源运用行为。作者在2008年秋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对西北师范大学大三的三个专业(英语、汉语言文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学生进行的课堂跟踪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了学习者的两个方面:1)(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学习者的信息资源运用行为的现状,获取影响行为现状的相关因子,分析相关因子的现状、构建相关因子对行为现状的预测模型及对不同专业进行差异性检验。(2)运用课堂观察法对英语班和数学与应用数学班进行个案分析,分析信息资源运用行为的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前两部的研究,对改善学习者信息资源运用的行为提出相应的建议。本研究共分为六章,概括如下: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的缘起、研究现状和意义。第二章,相关的支撑理论的描述。第三章,《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课堂分析。第四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学习者完成任务过程中信息资源运用行为进行分析。这部分从四个方进行分析:(1)描述学习者信息资源运用行为的现状;(2)探讨影响行为现状的相关因子并分析相关因子的现状;3()构建相关因子对行为现状的预测模型;(4)差异性分析。第五章,描述学习者完成任务的过程,分析不同专业学习者信息资源运用行为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第六章,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了总结,概括了研究结论,指出研究的局限及后续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