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的壮大发展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一批批致力于优化社会结构的民间公益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在社会各领域中生根发芽,这类组织通过何种方式吸收成员并且增加新旧成员的黏着度?本文尝试通过对长沙市民间公益组织——A组织的研究为代表从仪式的视角来回答这个问题。本个案研究将增进社会各界人士对于民间非营利性组织内部群体互动关系以及组织管理层面的了解,有助于提升社会民众对民间非营利性组织的关注度。所以,本研究借鉴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所创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分析存在于A组织的各种仪式活动,试图解答两个主要问题:(1)这些仪式活动的运作模式、基本要素、功能后果以及动力机制是什么?(2)如何从“互动仪式链理论”角度来解释个案中的吊诡现象?该研究使用个案研究方法亲身参与A组织各类仪式活动,力求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研究发现一方面:A组织互动仪式的成功启动应具备的两个条件是需要有共同的行动、事件和短暂的情感刺激,而后续互动仪式的持续进行依靠下列四个基本要素:(1)群体聚集(2)局外人屏障设置(3)共同的关注焦点(4)共享的情感状态。其动力机制有赖于仪式参与者高度的相互关注与情感连带,这样通过仪式互动顺利地产生了四个功能结果:(1)义工们习得了关于A组织的文化理念、组织使命、义工星级文化等,每位义工所属的义工星级即为专属性的“成员身份符号”。(2)产生了代表群体的符号(神圣物),例如组织内的具体器具、常用话语、宣传文字、宣传马甲和特定姿势。(3)形成了对群体符号共同尊重、维护群体的道德正义感(4)增加了义工的“情感能量”。这样经由时间上的延伸与空间上的扩展,新旧义工持续不断地参与A组织互动仪式形成了独特的“互动仪式链”。这可解释为何成功的互动仪式能吸引部分义工长期热忱参与A组织活动。另一方面,导致部分义工在首次体验到失败的、空洞的、强迫的仪式后较少频次现身于A组织的原因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不同义工个体在参与A组织互动仪式时缺少了其中某一互动仪式因素,从而使得他们所获取的情感能量程度不一。最后,得出以下结论与反思:(1)网络虚拟社群的确能在缺乏“身体共在同一场所”这一互动要素情况下对互动仪式链理论提出质疑,结果也能实现群体团结与情感能量,但其效果远弱于“身体共同在场”。(2)柯林斯对于“情感能量”的定义缺乏统一标准,逻辑矛盾。(3)高能量义工与高能量义工、低能量义工之间的互动匹配并不遵从于柯林斯所言的“差异化模式”。(4)如何转化存有一定关系的“情感能量”与“成员身份符号”这两种在互动仪式市场中最重要的资源与结果?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的个案研究经验材料契合并回应了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在这一基础上,本研究也反思了“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