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中国电影百年发展之路,民族电影的发展与对民族文化的借鉴密不可分,其中对戏曲艺术的借鉴更是由来己久,成为电影在中国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的一种独特借鉴方式。为了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电影类型,有意或无意地,中国的电影人开始向戏曲这种民族传统艺术形式取经,在诸多的中国电影作品中出现了一批带有传统戏曲艺术痕迹的艺术元素。实践证明,这种借鉴方式大大推动了中国电影民族化的进程。因此,对这种借鉴进行理论的关照和总结,无论是对中国的民族电影来说,还是对现已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传统戏曲来说,都应有一定裨益。然而,纵观以往的研究,其重点或是放在戏曲电影这一独特的电影类型之中,或是将戏曲元素作为众多民族化元素之一同其它民族元素一齐进行宏观的探讨。总之,对于中国电影对传统戏曲元素借鉴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着重对近百年来中国电影对传统戏曲元素的借鉴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这种借鉴对中国电影民族特色的增强所发挥的作用,力图更加清晰、明确地认识到中国电影中戏曲元素发挥的巧妙作用.挖掘现代和传统的交汇点,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总结规律,提供理论指导;同时,通过对中国电影对戏曲元素借用的相关整理和研究,亦为传统戏曲在现代的生存和发展寻求出路,为解决传统戏曲目前的生存困境提供启示。本文从中国电影发展最初与戏曲艺术结下的不解之缘展开叙述,首先通过整理戏曲与电影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关联点而寻找到中国电影与戏曲艺术相结合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对现有影视资料的整理与归纳,概括总结出近百年来中国具有民族特色的电影类型中运用到的主要戏曲元素,即戏曲艺术美学元素、戏曲音乐元素以及戏曲表演元素。另外,对戏曲服饰妆容、戏曲角色脸谱化的形象特征以及戏曲本事等元素类型在部分电影中所存在的或多或少的借鉴现象也将略有涉及。本研究得到山西师范大学创新项目基金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