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堪称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也是电视剧创作的重要文本。不同时代的改编者对小说再度创作,最终呈现出各种不同风格和面貌的改编剧。在众多《红楼梦》电视连续剧中,1987年王扶林执导的36集《红楼梦》电视剧和2010年播出的李少红版50集《红楼梦》电视剧无疑是最有影响力的,两部剧都掀起了广泛的原著阅读热潮,同时也引起了巨大的关注与讨论。改编自同一母体的两部时隔二十多年的电视作品由于艺术创作的同质性及巨大影响力也就有了比较研究的价值。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论述了选题背景与意义,概述了87版《红楼梦》电视剧及2010版《红楼梦》电视剧改编研究的主要成果,构出了本文的论述框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并提炼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二部分探讨分析了两部电视剧的创作背景变化。具体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是时代背景,指出87版由主流意识形态和精英文化主导、2010版则是后现代的大众文化与消费娱乐文化主导的不同创作背景。第二是创作团队,87版改编者遵从艺术原则,2010版则是服从市场规则。第三部分主要从电视文本角度出发来分析两部电视剧的异同。从版本选择、主题取向、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四方面展开论述。2010版恢复了被87版舍弃后40回的120回通行本,是顺应时代的选择。87版改编者基于干预现实、重塑经典的指导思想,根据表达需要删除了原著中梦幻、神话等虚幻情节,呈现了比较明显的现实主义特征。2010版则以“亦真亦幻”作为自己作品的美学追求,重点体现了《红楼梦》的幻境、幻情、丰富的诗意美。第四部分比较分析了两部剧的视听造型差异。主要从人物造型、画面语言、声音效果等四方面比较。87版在人物造型和场景设计上都力求写实。2010版则着力打造印象主义,戏曲写意的人物造型与奢华迷乱的场景亦真亦幻。与87版古典雅致的配乐相比,2010版则显得鬼魅阴柔。另外,相比于87版的现代白话文台词,2010版的台词保留了原著文言文风格,更贴近古代精简含蓄的语言风格,旁白的独特运用也起到了补充表现人物心理、解释说明的作用。第五部分在前面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两部剧的改编策略与改编风格差异,并进一步就当代名著改编如何在多元中寻求主导性的和民族化的东西,避免泛娱乐化的表达提出了三点建议与思考。从以上几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87版《红楼梦》电视剧和2010版《红楼梦》电视剧,在诠释原著《红楼梦》这座令人仰视的高峰上,主要表现为叙事方法上的相互补充的关系。时隔二十年,多元的艺术创作方式的积淀,使得从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到后现代主义艺术创作追求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