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业生态建设是我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区经济发展的公益事业,是实现我国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的保证,它在优化美化环境、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我国林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林业建设资金投入量的大幅增加,为林业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由于生态公益林的外部性、培育周期长、公共产品属性、生态效益显著但经济效益较差等特殊性,导致了生态林业资金的短缺和使用的低效,同时,由于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使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出现了损失浪费、挪用、截留等不良现象,从而限制了我国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管理好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就成为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项目单位及人民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其资金的筹集与运用成为了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在这一背景之下展开研究。本文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引言部分,二是正文部分。正文部分包括六大内容:生态公益林的特殊性与资金运行特点;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我国林业资金投入现状的总体评价;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筹集分析;我国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运用管理的问题及完善对策,最后以湖南省生态公益林建设为例对资金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本文以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基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生态公益林的特殊性及其资金运行特点,并研究了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管理中的几大理论基础:资金要素理论、公共财政和生态公益林资金筹措理论、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理论和林业补助理论,以此为基础,对我国林业资金的投入现状进行了总体评价,提出构建“以财政投入为主,市场为辅”的融资机制、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和建立完善国家直接收购非国有公益林制度的筹集资金措施,最后从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的投放环节、使用环节、验收评价环节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强化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管理、提高资金运用效率的对策,创新性地提出了要对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最终成果(森林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的观点,以促进我国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