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 μm的固体颗粒物(PM2.5,细颗粒物)是导致灰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其不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而且也是影响气候、能见度的重要因素。研究区域尺度PM2.5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传输途径,对有效控制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我国东部较发达地区(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已开展较多此方面研究,但在西部还相对较少;尤其在近些年,大气
【基金项目】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45201814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 μm的固体颗粒物(PM2.5,细颗粒物)是导致灰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其不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而且也是影响气候、能见度的重要因素。研究区域尺度PM2.5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传输途径,对有效控制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我国东部较发达地区(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已开展较多此方面研究,但在西部还相对较少;尤其在近些年,大气PM2.5污染已表现出明显西移趋势,特别是在我国西北地区,较干旱的气候条件以及特殊的能源消费结构,更使得PM2.5污染问题突出与复杂。因此,在我国西北地区开展大气PM2.5污染的时空演变研究,并揭示其区域传输特征对该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和产业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汾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2020年的PM2.5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集,对汾渭平原PM2.5的时空演变特征、空间集聚特征、污染重心迁移规律等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利用2015~2020年PM2.5地面监测资料,结合同期NCEP气象数据,揭示该区典型污染城市的PM2.5污染传输特点,并利用潜在源贡献因子法(MS-PSCF)及浓度权重轨迹法(MS-CWT)量化其潜在源贡献。获得主要结论如下:(1)从2001到2020年,汾渭平原PM2.5的年均浓度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平均为54.53 μg/m3,其中2013年PM2.5浓度年均值最高(68.28 μg/m3);在四季变化中,汾渭平原PM2.5年均表现出冬高夏低的“U”型变化特点,以1月最高,平均为75.62 μg/m3,8月最低,仅有36.77 μg/m3,平均差异两倍。(2)汾渭平原PM2.5污染总体呈中间河谷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PM2.5平均浓度较高的城市主要有渭南(66.62 μg/m3)、运城(66.27 μg/m3)、咸阳(61.23 μg/m3)和洛阳(58.77 μg/m3)等地;平均浓度较低的城市主要有吕梁(45.75 μg/m3)和宝鸡(44.10 μg/m3)等地。(3)汾渭平原的年平均PM2.5浓度呈现出显著空间自相关。其中,PM2.5呈现H-H(高-高)聚类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陕西渭南、咸阳和西安,山西临汾、运城及河南洛阳等地,PM2.5呈现L-L(低-低)聚类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山西吕梁及陕西宝鸡;不同季节的PM2.5空间集聚特征具有明显时空分异特点,其Moran’s I值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不同月份的PM2.5的空间自相关性呈周期波动变化,其中,2月、10月、12月PM2.5空间自相关性较强,Moran’s I值达0.99,而7月(0.49)和8月(0.57)则较弱。(4)从2001年到2020年间,汾渭平原年平均PM2.5的空间分布重心较为稳定,主要位于陕西省合阳县与山西省临猗县、万荣县的交界处。其中,2001-2005年PM2.5的分布重心由陕西渭南市合阳县以2004 m/y的速度东移至山西运城市临猗县、万荣县;2006-2010年PM2.5的分布重心主要在山西运城市域内移动,速度为234.44 m/y;2011-2015年PM2.5的分布重心移动加速,其中2012年移动距离最远达10628 m;2016-2020年逐渐稳定在陕西渭南市合阳县,迁移轨迹变化显著。(5)研究期间的气团后向轨迹分析结果表明,污染较为严重的咸阳市PM2.5主要受来自咸阳本地短距离气流及其西南方向长距离气流的传输影响(途径四川东北部、陕西西南部);洛阳市的PM2.5则主要受来自其东、西两个方向的长距离气流输送以及洛阳当地短距离输送气流影响;运城市的PM2.5主要气流输送来自于西北方向(内蒙古西北部、甘肃河西走廊、陕西北部)。(6)汾渭平原三个典型污染城市的WPSCF与WCWT分析结果相似;潜在源贡献呈现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冬季潜在源区的影响范围最广,夏季影响范围最小;陕西南部以及四川东北部对咸阳市PM2.5浓度的贡献度较大,其WPSCF>0.8,WCWT>100μg/m3;京津冀传输通道城市及晋陕豫交界地区等对洛阳市PM2.5浓度的贡献度较大,其WPSCF>0.7,WCWT>100 μg/m3;晋陕豫交界等地对运城市PM2.5浓度的贡献度较大,其WPSCF>0.7,WCWT>100 μg/m3。
其他文献
多元情境是教师开展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情境教学中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政治课程所传达出的价值理念。多元化情境则是要将教学情境鲜活化、生动化,使之更加符合高中政治的教学主题以及高中学生的认知习惯。为了保障多元化情境的构建效能,教师需要从情境教学的特点出发,认识情境教学对于高中政治课程的意义,进而发现高中政治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起高效的多元化情境教学策略。本文将围绕构筑多元情境,对高中
黄土高原是全球公认的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制约着该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近年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黄土高原区的土地退化问题,持续采取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程如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修建淤地坝、修筑梯田等来改善生态环境问题,这一系列措施所取得的生态效益已经通过植被覆盖的提高被公众认可。但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由多种自然及人为因素决定的,近年来黄土高原区局部出现的水资源承载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s,CWs)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和环境友好型的污水处理技术,目前在生活污水处理以及抗生素抗性基因去除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仍然存在溶解氧不足、缺乏碳源和吸附污染物能力较弱以及对氮、磷去除效果不佳等缺点,严重影响了人工湿地技术在污水深度净化领域的应用。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采用生物炭作为填料,提高了湿地的吸附能力;利用间歇曝气技术,在人工湿地中建立了交替好氧
地膜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具有增温、保墒等功能,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其中低密度聚乙烯农膜因其价格低廉、透光度高、延展性强,从而被广泛推广应用。然而,农膜施用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已严重危害农田生态环境及土壤健康,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尽管农膜残留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已有研究,但大多聚焦土壤中农膜大残片对土壤特性与作物产量的影响,而对机械力作用、环境风化及老化所形成的微小塑料颗粒的研究仍处
目前,好氧堆肥技术因处理量大、操作简单和运行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处理。好氧发酵产物——堆肥的腐熟度对于堆肥产品的农田利用有重要的影响。在堆肥产品正式施用到农田前,对其腐熟度进行评估,以防止未腐熟的堆肥产品进入农田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芽指数法(Germination Index)是国内外评价堆肥腐熟程度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存在发芽指数测定程序和方法不统一的问题,并且发芽指数与堆肥理化
黄土高原作为我国苹果种植的优势产区,水分是限制苹果发展的最大因素,果农为追求产量,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和用量,也导致果园很多问题的滋生。以往对水肥耦合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小麦、水稻和玉米经济作物上,对果树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成龄果树上,且所用的肥料为常规化肥,研究内容多为高肥、中肥和低肥与水分耦合对果树的影响,而关于水肥耦合对苹果幼树生长的影响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以一年生瑞阳和瑞雪苹果幼树作为试验材料,设
我国大部分园龄为20-30年的老果园由于常年过量使用化肥,导致果园养分比例失调,微生物多样性下降,从而引起病虫害发生,树体衰老过早,果实品质变差,效益连年降低。施加外源改良剂可以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增加土壤微生物物种丰富度以及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减少病害发生,延长果树的果期,提升果实品质,增加果实产量。本试验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碳氮、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群落,并结合胞外酶化学
陕南是我国核桃种植的重要区域,但在核桃生产过程中,施肥不科学的现象非常普遍,土壤质量堪忧。因此,如何科学施肥,提高核桃园土壤肥力质量,已成为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论文针对这一问题,对长期定位施肥下核桃园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综合分析不施肥(CK)、单施化肥(T1)、化肥配施有机肥(T2)、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T3)、化肥配施有机肥及生物有机肥(T4)五种配肥模
塑料污染因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和危害正在成为全球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进入环境中的塑料会发生如氧化、热解、风力和光照等老化行为,变成粒径更小的微(纳)米塑料。因此,探究塑料在自然环境中的老化行为和老化过程以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至关重要。本文选择使用较为广泛的聚乙烯塑料(PE)和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失重率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来探究塑料的老化情况,同时联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土壤养分是土地生产力的基础,是农作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但目前关于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粮食作物或果树等大宗农作物,且多基于单一的地形条件,对于分散性、小面积、缺乏集约性的花椒园地土壤性质时空变异的研究很少涉及,探讨这种特征的时空变异对于解决分散分布下农作物的土壤养分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以位于黄土高原丘陵区的韩城市作为研究区域,以陕西特色经济作物花椒及其种植园地为研究对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