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提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来,经过长达20多年的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换,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在农业、工业、运输、能源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典范,为其他国家所称道。然而,由于长期形成的经济合作和技术转移相脱节以及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使得形成的区域合作机制难以实施,并阻碍了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国家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地缘屏障和负外部效应日趋严重。2016年,由中国主导的,基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完善和补充的“澜湄合作机制”的成立,又给原有的大湄公河流域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新的生机、活力和契机。新的“澜湄合作机制”相对于原有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补充和完善了除经济、贸易之外的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等其他领域,极大的丰富了次区域国家间进行全方位资源转移和交换的内容。“澜湄合作机制”不仅关系着澜湄合作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更关系到各个东盟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澜沧江与湄公河流域是我国对周边国家开放的重要支撑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在东南亚特别是中南半岛国家间开展技术经济转移合作的重要区域,有着极大的战略意义。所以理清澜湄合作国家间进行技术转移的现状、偏好和强度,发现澜湄合作国家间进行技术转移的宏观和微观机理,找到影响中国对澜湄五国进行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寻求阻碍了技术的跨境转移和合作的可能因素,对“澜湄合作”机制的完善、对“东盟”国家建设、对“一带一路”的建设和推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基于拓展的引力模型,在结合跨境技术转移的基础理论和中国对澜湄合作国家实际的跨境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偏好、程度的实际经验之后,试图找出澜湄合作机制下的跨境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以中国对澜湄五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双边贸易的数据作为被解释变量,将澜湄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国与澜湄合作国家的距离、澜湄国家各国的自然资源、领土面积、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水平、知识保护程度和是否临近等这些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阻碍技术跨境转移的影响因子,包括临近性因素、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素质、对外开放水平、知识保护程度等;跨境技术转移的过程与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没有显著的关系,而与是否临近有关,两国越临近则技术转移的强度越高;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素质、对外开放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强度都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跨境技术转移。接着分析临近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素质、对外开放水平和知识保护强度对跨境技术转移产生影响的原因。最后,通过对以上的五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做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包括与邻国和睦相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以期能够促进澜湄合作机制下的跨境技术转移的过程,繁荣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加了解澜湄合作机制下跨境技术转移机制的实现原理和运行原则,能够更好的推动和促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助力各国经济、社会、文化、安全等各方面的发展。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从当前澜湄合作下的跨境技术转移中得到的启示,并展望将来的澜湄合作的成熟和发展,以及将来技术转移需要注意的一些方向。希望跨境技术转移能够凭借澜湄合作迎来新的生机,也希望澜湄合作得到跨境技术转移的助力,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