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WC-Co硬质合金在微电子工业、精密磨具加工业、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当WC-Co类硬质合金中WC相晶粒尺寸为超细/纳米级(≤0.5μm)时,能有效克服传统硬质合金中硬度和韧性之间相互矛盾,以及较大脆性和加工软化等问题,且具有较高的硬度和韧性。因此,获得超细WC粉体是首要关键,也是制备超细碳化钨基硬质合金的基础。相比众多超细碳化钨制备技术而言,流态化制备超细碳化钨具有可强化热质传递和反应过程。因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C-Co硬质合金在微电子工业、精密磨具加工业、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当WC-Co类硬质合金中WC相晶粒尺寸为超细/纳米级(≤0.5μm)时,能有效克服传统硬质合金中硬度和韧性之间相互矛盾,以及较大脆性和加工软化等问题,且具有较高的硬度和韧性。因此,获得超细WC粉体是首要关键,也是制备超细碳化钨基硬质合金的基础。相比众多超细碳化钨制备技术而言,流态化制备超细碳化钨具有可强化热质传递和反应过程。因此,采用流态化技术制备超细WC是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然而,流态化制备WC过程中存在还原碳化气体利用率比较低的问题。此外,钨氧化物向碳化钨转化过程中,无论是改变温度、反应气氛还是碳源,基本上都会经历WO2生成的阶段。因此,针对流态化制备超细碳化钨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钨氧化物向碳化钨转化的技术路线特点,设计了预还原-深还原碳化的工艺技术路线。以WO2.72为原料,CO作为深还原碳化剂,模拟深还原的尾气(CO、CO2和N2)对WO2.72进行预还原至WO2,将得到的预还原产物WO2进一步进行还原碳化,制备超细碳化钨粉体。本研究主要对WO2.72预还原过程进行研究,建立了预还原反应过程调控机制,并拟合了反应动力学,建立了影响因素与WO2.72还原率之间的关系式。基于二元混合物的XRD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对WO2.72和WO2按不同质量进行均匀混合,并分析其混合物中两种物质的衍射峰强度,建立了WO2和WO2.72的相对衍射强度(Iα/Iβ)与WO2含量(wα)的关系。结果表明,WO2含量(wα)对WO2与WO2.72衍射强度比(Iα/Iβ)呈正相关。考察了反应温度、还原气氛的组成及反应时间对预还原反应中WO2.72的反应速率以及形貌变化的影响,建立了WO2.72预还原反应调控机制。结果表明,N2的分压对WO2.72预还原无影响。WO2.72的还原率和WO2的含量与CO分压、反应温度成正相关,而与CO2含量成负相关。随着时间的延长,WO2.72的还原率和WO2的含量逐渐增大。预还原过程中,WO2.72的形貌结构发现显著的改变,其杆棒状的表面形貌逐渐被还原气氛“侵蚀”,最后逐渐演变成纳米颗粒状结构。最后,对WO2.72预还原过程的动力学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表明,WO2.72预还原过程属于符合相界反应控制。当CO/(CO2+CO)为0.7、0.8和0.9时,拟合得到的活化能分别为187.8 k J/mol,111.0 k J/mol和95.5 k J/mol;采用微粒模型,建立了反应温度、CO分压和原料粒径与还原率的关系式。
其他文献
质谱分析法是一种根据离子(带电荷的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的质荷比进行分离后进行检测的方法。质谱仪是测量质谱的设备,由于具有通用性强、精度高等优点,质谱仪已成为实验上研究团簇性质特别是自由团簇的必备工具,而质谱仪内部关键器件的研发则是质谱仪研究的核心问题。近年来质谱仪飞速发展,但我国的质谱仪发展较慢,高端质谱仪和核心器件被外国公司所垄断,为了打破技术壁垒,需要进行自主研发设计关键器件。本实验室于20
微反应技术在化工过程强化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快速复杂竞争反应体系。对于液-液两相快速竞争反应,反应过程受传质限制,显著影响反应转化率和收率。而现有微反应器的单通道处理量小,流体分配结构复杂,导致了设备成本的增加。我们结合错流式T型微通道和毛细管列管换热器的优点,通过在双管板间毛细管上开设微孔,构建微孔射流毛细管反应器(MJCM),让一股流体通过微孔射流进入毛细管与另一股流体高效混合,以满
生命周期评价(LCA)作为一种基本的环境影响量化评价方法,因其科学性和全面性在国内外得到广泛使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构件替换对其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当前,生命周期评价中的构件使用寿命参数多采用笼统的经验平均值。但是,由于建筑寿命较长,构件的使用寿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ISO15686标准提出了7种关于构件质量、环境和维护的影响因子,对其使用寿命预估进行校准。然而,随
Pd/zeolite能够在低温吸附NOx,并在排气温度达到下游催化剂的起燃温度时再将其脱附掉,有潜力解决低温NOx排放问题。汽车尾气中其他气体(CO、HC、H2O)对Pd/zeolite的NOx吸脱附性能有很大影响,但目前对HC影响的研究不够深入,本文主要探索C3H6参与下Pd/zeolite的载体选择以及NOx吸脱附机理。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合成Pd/SSZ-13、Pd/ZSM-5和Pd/Beta,
数字化设计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让计算机能够像建筑师一样进行思维和设计。平面图形是建筑师表达空间的主要手段,也是空间设计思维的主要载体。人对图形的描述倾向于直觉性和结构性感知;而计算机对图形的描述则是由底层的算法决定的。因此,建筑师与计算机对图形的定义既有一致性,也有区别。这就造成计算机自主生成的图形往往无法与建筑师眼中的图形达成“共识”。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在建筑师的图形与计算机的图形之间建立一种“交
双金属催化剂因优异的催化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非均相催化反应中,但其复杂多变的结构使建立清晰的构效关系成为挑战。Pt-Sn催化剂是性能优越且已被工业化应用的丙烷脱氢催化剂,但负载型Pt-Sn催化剂结构复杂,其构效关系至今仍是研究的重点。因此,本文结合模型催化理念、高端结构表征技术和密度泛函理论,基于丙烷脱氢反应,解析Pt-Sn催化剂结构,揭示Pt-Sn基催化剂构效关系,探究其最优活性结构,为开发新
现阶段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是航空、船舶、汽车、机械制造、仪器制造、建筑等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环氧树脂的优异性能来源于固化后形成的高度交联的三维网络结构,但这种结构也导致其韧性不足、抗冲击性能差,尤其在低温环境下这一缺点更为明显。环氧树脂增韧改性是我国现阶段“卡脖子”的35项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所使用的增韧改性方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成本过高、分散困难、力学强度下降过大等,导致环氧树脂在航空航天
D-对羟基苯甘氨酸(D-HPG)作为一些重要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侧链基团,是半合成抗生素的医药中间体。海因酶法是目前最有潜力的D-HPG生产方法,其以D,L-对羟基苯海因为原料,经D-海因酶(DHase)和D-氨甲酰水解酶(DCase)两步催化反应生成D-HPG。DHase和DCase通常存在于野生型细菌或重组菌中,由于DCase活性低于DHase,限制了海因酶法的反应速率,并造成中间物积累。本
贵金属Rh对NO还原具有很高的活性和N2选择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催化剂中。然而,汽车实际运行过程中尾气温度有时能达到800~1050℃,使催化剂上贵金属Rh与载体作用,引起催化剂失活。因此,研究Rh与载体间作用和Rh物种特性,对提高贵金属Rh的利用效率、开发高效Rh基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不同相态氧化铝(γ-、θ-和α-Al2O3)对Rh/Al2O3催化剂的活性和水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糖醇作为一种多羟基甜味剂,可以稳定球型蛋白质的天然结构,已广泛应用于无糖饮料、保健食品和制药工业中。小分子肽是血管的主要成分,能有效预防高血脂和高血压。因此,糖醇在小分子肽—双甘肽水溶液中体积与黏度性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U形振动管密度计和乌氏毛细管黏度计测量了(293.15~333.15)K温度范围内麦芽糖醇、乳糖醇、内消旋-赤藓糖醇、木糖醇和D-山梨糖醇在双甘肽水溶液中的密度与黏度。基于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