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在当地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昌乐县地方志为例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huihui1986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地方志是研究一个地区乡土历史的重要书籍,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很有价值的史料文献。如果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引入地方志内容,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对他们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很大帮助。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少使用地方志史料进行教学。本文以昌乐县地方志为例,将清嘉庆年间的《昌乐县志》、民国时期的《昌乐县续志》以及1992年修订的《昌乐县志》这三本县志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和调查访问等方式,剖析了在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地方志资料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适当的建议并探讨了将地方志中的历史资料运用于初中历史实际教学中具体可行的策略。本篇论文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从国家课程标准出发,介绍了将地方志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背景,目前国内将地方志史料应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现状以及本文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各个版本的昌乐县地方志以及其中蕴含的各种历史文化资源,另外包括将其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对教师以及学生的意义;第三部分以昌乐县地方志为例,列举了在初中学段的四册《中国历史》中所能用到的地方志志的内容以及探讨了在结合过程中的特点;第四部分内容可细分为两个小部分,一部分是笔者通过对老师的问卷以及访谈来了解目前地方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使用的状况和老师对地方志在历史教学中使用前景的认识,另一部分是根据调查问卷分析现阶段学生对县志的了解程度和对县志应用到教学中的接受程度;第五部分是根据问卷以及访谈内容对地方志内容在教学中实际应用提出的建议和实际可操作的策略,分为在课堂教学中和在课外学习中的应用策略。在本地区的初中历史教材中运用地方志,无论在方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一种创新。地方志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史料载体,它既是对国家史的延伸和补充,同时更是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采取一定的策略在历史教学中进行运用,不论是对教师成长还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都着很大的帮助。
其他文献
民俗文化是一种民间的生活文化,彰显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具有极强的人文价值,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树立对中华璀璨文化的自豪感。首先,研究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依据,按照教材分类系统分析教材中民俗文化的内容。其次,通过走访H市C区学校,选择三所在进行民俗文化教学方面具有代表性质的学校,采用问卷调
学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教育现代化的中坚力量,担负着推动教育向前发展的重任。农村教育是我国提高农村人民文化素质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要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师资同样是关键。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新课程改革给农村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农村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应对当前教学的需要。专家型教师是学校师资队伍的中流砥柱,其专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对普
学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各地各级学校在国家课程指导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同时,烟台拥有丰富的近代史资源。前期调查结果显示,G中学学生对于烟台地方史历史校本课程感兴趣。根据文献检索发现,烟台地方史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的文献较少。本研究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烟台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将《港城记忆》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绪论,叙述了校本课程
学位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称为《课标》)的出台,意味着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把“立德树人”作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些变化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提出了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改编,使一线教师在使用后提出了诸多问题,新教材面临着内容量大、知识点密集、新增陌生内容、教学课时紧张等问题,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全国各地都在研究新教材使用过
学位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各类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涌现。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是石家庄精英中学创建的本土化教学模式,在石家庄精英中学等学校的教学运用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山东省Y中学结合自身情况引入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各年级大力推行,历史学科组也进行了实践,在不同课型中积极应用该模式,对如何在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进行了探索,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践行中对此模式有一定的突破。第
学位
新课程改革是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教学模式,在激烈的碰撞中不断向前向好发展。课堂上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则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因此,建设一种科学而且又特别高效的历史教学模式,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机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了目前国家进行新课程改革非常迫切的任务。而初中历史“四步六环节”教学模式的诞生,无疑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是促进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最佳实践途径之一,在推动老师和学生解决课堂上出
学位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词是一座蕴藏着丰富历史资源的宝库,以诗证史,开辟历史教学的新途经、新空间。巧用诗词,创设历史情境,涵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料格外重要。诗词作为一种文史兼具的材料走进大众视野,为了进一步研究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笔者整理学界关于诗词走进历史课堂的相关研究
学位
回望人类历史进程,战争是人类无法回避的巨大创伤,而和平则始终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永恒追求,和平与发展更是当今社会始终不变的时代主题。随着和平学学者的不断探索研究,和平的内涵逐渐丰富,和平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热爱和平是初中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历史作为一门记载人类发展进程,传承人类文明精华的重要人文基础学科,肩负着传承过去,开启未来的重任,最应当承担起和平教育这一重大任务。目前,
学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族气节的精神之源,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泉。无论是聚焦当代中学生的成长发展还是中学教育的现实发展,都需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向作用。初中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教育对象,他们正处在品德塑造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由于目前各个国家的思想文化涌入我们国家,文化观念、节日习俗等方面不断冲击着我们本国的传统文化,导致初中生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日趋淡薄,很难认识到中
学位
伴随着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出台,以时空素养为代表的五大核心素养成为高中教学的热词,且这两年的高考题对时空观念的考查越来越多,对高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时空素养落到实处?如何加强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指引?如何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领会与运用?如何形成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一些基本策略?这些是本文思考和研究的重点。在撰文前作者先是对国内外历史时空观念教学进行研磨学习,再针对山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