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言家族的一员,是语言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将模糊限制理论运用于各种文体的语言分析是近些年来中西方语言学家致力研究的课题。但很少有学者涉足于模糊限制语在前言中的运用。本文试图在Hyland的模糊限制语语用分类的基础上,对中英文语言学专著前言中的模糊限制现象进行对比分析,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来解释中英文前言中模糊限制语使用的异同。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的研究,然后介绍支持本文所用的理论基础—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统计分析中英文前言中的模糊限制语状况。分析结果表明:在模糊限制语的运用上,中英前言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中英文前言中都使用了大量的模糊限制语且“准确”型模糊限制语使用得最多。然而,“作者”型模糊限制语在中文前言中的使用频率高于“读者”型模糊限制语,而英文前言刚好相反。根据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模糊限制语是作者在语言形式动态顺应语境这一过程中所做的语言选择。在前言写作中模糊限制语作为一种策略来顺应作者及其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作者对科学的严谨态度以及价值观决定了对模糊限制语的选择。在社交世界里,模糊限制语顺应了礼貌、人际关系和学术环境。在心理世界里,模糊限制语顺应了作者自我保护和写作的动机。物理世界中模糊限制语主要对读者构成的顺应。本研究发现,中英文前言使用模糊限制语主要是顺应作者对科学严谨的态度、表达礼貌、自我保护的动机以及读者的构成。交际语境中的一些因素影响中英文前言作者对模糊限制语的偏好,如:两者不同的价值观、两者要顺应的不同的人际关系、两者所处的不同的学术环境以及不同的写作动机。本研究不仅能丰富现有的模糊限制语研究,而且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中英文前言中作者所使用的语言策略。前言中的模糊限制语研究对于学术写作以及教授学术阅读和写作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