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模式及其在交通道路项目中应用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通道路BOT投资决策问题的研究",综合运用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网络均衡理论、运筹学、模糊数学及项目投资等理论和思想,解决了在基础设施及交通道路建设过程中采用BOT模式存在的重要理论和方法问题.首先,该文从机理上论证了BOT模式的有效性.通过对政府和私营财团之间的委托代理分析可知,BOT模式解决了在信息不对称下委托代理的"道德风险"问题,证明了BOT模式对于基础建设项目是有效率的.第二、该文分析了BOT项目有限追索权融资结构的风险和收益分配问题,可知BOT项目的融资结构使得项目的风险收益根据项目公司和贷方在项目中承担风险的多少进行收益分配的,当BOT项目融资结构满足收益平衡条件时,贷方和项目公司的收益同时达到最优,解决了他们之间的冲突问题.这也进一步说明了BOT融资模式是可行的和有效的.第三、该文建立了BOT项目风险评估的模糊综合评价体系,根据风险因素的状态值分别提出了相应的隶属度函数的构造方法,然后对其进行了三级的模糊综合评价,得到了风险因素总体的风险度,并对不同的模糊评价模型进行了讨论,为BOT项目的风险评价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第四、对于BOT模式在交通道路项目中的应用,该文假设两地之间已经有一条国有道路,应用BOT模式再修建一条平行的收费道路,作了政府、私营财团及出行者三方之间的博弈分析,得到了BOT收费道路的价格决策模型.在价格决策模型的基础之上,首先分析得到了私营财团参与BOT项目投资的参与准则;其次,验证了国有道路免费的情况下,BOT道路收费可以为出行者带来更多的收益,是具有社会效益的;再次,得到了如果私营财团的参与准则不满足,私营财团将没有积极性进行BOT项目投资.政府可以通过使得国有道路也进行收费的措施,提高BOT道路的最优收费价格,从而满足私营财团的进入准则.但如果政府对国有道路的收费价格没有任何限制,将形成出行道路的寡头市场,两条道路共同垄断收费价格,带来负的社会效益.因此不能使得国有道路价格自由制定.政府可以对国有道路的收费价格进行控制,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从而达到控制BOT道路的收费价格的目的.第五、该文建立了交通道路BOT项目特许权期的博弈模型,研究了特许权期与私营财团的收益及BOT道路的建设质量之间的关系,为政府部门监督道路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向私营财团转让特许权的期限长短进行决策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在中国科学院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凝练科技方向,更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化研究院所的管理和评价机制."综合计分卡"制度就是一种基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
近年来,作为中国金融机构宏观调控政策工具之一的中央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愈益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和功能,但学术界较少予以论证,特别是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也较少发表政策性建议.鉴
该文首先从"蓝田"的产业化道路入手,描述了蓝田作为第一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从鼎盛中"一只鸭子=两台彩电"的经典故事,到蓝田没落给洪湖带来的阵痛和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