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升调和降调语境中对词重音的感知,讨论重音-语调音高交互对词重音感知的影响。英语属重音语言,母语者利用多维声学信号感知词重音,如音高、时长、音强等;汉语属声调语言,母语者主要依赖音高变化感知声调。语调也通过音高变化实现,当同时遇到都需利用音高线索来感知词重音和语调时,中国英语学习者如何处理英语词重音感知呢?围绕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两个问题:
1)重音-语调交互对英语本族语及中国英语学习者词重音感知有何影响?
2)英语水平是否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不同重音-语调交互模式下的词重音感知?
本研究采用的重音感知实验以语调(升/降)、重音位置(首音节/末音节)和英语水平(高/低)为自变量,词重音感知结果为因变量。6名英语本族语者和40名母语为汉语的英专大三学生,根据专四成绩分为高、低水平组各20人,参加了本实验。80个双音节实验刺激由40个目标刺激和40个填充词组成,其中前者由在升调和降调中产出的10对重音交替的动词与名词对(如súbject和subjéct)构成,后者由在升调和降调中产出的20个重音交替的双音节动词与名词构成。实验刺激共涉及四种类型的重音-语调交互:词首重音-降调、词首重音-升调、词末重音-降调、词末重音-升调。实验设计通过E-prime2.0实现,所有实验刺激均分为两部分,在各部分内部随机呈现。受试判断实验刺激的重音位置在首音节还是末音节,在规定时间内按键作答。实验结果显示:
1)对英语本族语者而言,目标词汇中重音-语调的交互类型不影响其词重音感知,然而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包含词首重音-升调交互的目标词重音感知正确率要明显低于其它三种类型的目标词汇,这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比英语本族语者更容易受到重音-语调音高交互的影响。
2)高、低英语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不同重音-语调交互模式下的词重音感知呈现出同样的趋势,这说明英语水平并未影响中国学习者在不同重音-语调交互模式下的词重音感知。
本研究显示语调音高线索能对汉语母语者英语词重音感知造成干扰,而英语母语者受此干扰的影响则大大弱化,印证了汉语以音高为关键感知线索,且汉语母语者对该线索的依赖迁移至二语感知,而英语母语者能通过其它线索补偿该影响,但如何补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重音-语调交互对英语本族语及中国英语学习者词重音感知有何影响?
2)英语水平是否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不同重音-语调交互模式下的词重音感知?
本研究采用的重音感知实验以语调(升/降)、重音位置(首音节/末音节)和英语水平(高/低)为自变量,词重音感知结果为因变量。6名英语本族语者和40名母语为汉语的英专大三学生,根据专四成绩分为高、低水平组各20人,参加了本实验。80个双音节实验刺激由40个目标刺激和40个填充词组成,其中前者由在升调和降调中产出的10对重音交替的动词与名词对(如súbject和subjéct)构成,后者由在升调和降调中产出的20个重音交替的双音节动词与名词构成。实验刺激共涉及四种类型的重音-语调交互:词首重音-降调、词首重音-升调、词末重音-降调、词末重音-升调。实验设计通过E-prime2.0实现,所有实验刺激均分为两部分,在各部分内部随机呈现。受试判断实验刺激的重音位置在首音节还是末音节,在规定时间内按键作答。实验结果显示:
1)对英语本族语者而言,目标词汇中重音-语调的交互类型不影响其词重音感知,然而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包含词首重音-升调交互的目标词重音感知正确率要明显低于其它三种类型的目标词汇,这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比英语本族语者更容易受到重音-语调音高交互的影响。
2)高、低英语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不同重音-语调交互模式下的词重音感知呈现出同样的趋势,这说明英语水平并未影响中国学习者在不同重音-语调交互模式下的词重音感知。
本研究显示语调音高线索能对汉语母语者英语词重音感知造成干扰,而英语母语者受此干扰的影响则大大弱化,印证了汉语以音高为关键感知线索,且汉语母语者对该线索的依赖迁移至二语感知,而英语母语者能通过其它线索补偿该影响,但如何补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