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表演的经典二度创作理论要求演奏者在演奏中投入的感情要建立在对表演作品情感内涵的体验的基础之上。为了体验到作品的情感内涵,不仅要分析并理解文脉关联信息,还要调动自身相关的情感回忆或者想象。总之,演奏中投入的情感就不可能是完全个人化的,它必须关涉作品,符合作者意图。但在实际的音乐实践中,演奏者会主观忽略作品的文脉关联信息,借用音乐作品的“情感外观”,抒发个人的情感、情绪、情志等。这些东西不关涉作品,完全是私人化的。笔者将这种演奏命名“借曲抒情”。它不符合经典理论的指导,却又普遍存在,不能简单地将其判定为错误的演奏。本文以钢琴演奏为例,从“借曲抒情”这种普遍现象出发,试图描述这种演奏的特征、类型,揭示其发生过程,思考其存在的合理性,探索其存在的美学意义。顺应这个思路,本文的正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叙述借曲抒情的类型,第二章分析借曲抒情的发生过程及条件,第三章阐释借曲抒情的美学意义。最后在结论章节总结全文观点,对借曲抒情做出客观的评价。“借曲抒情”的演奏通常伴随特定的动机,但它依然具有艺术创作的性质,不是单纯的工具行为。“情感外观”是“借曲抒情”得以进行的的重要条件,演奏者通过直觉或“默会”能力选择具备特定“情感外观”的曲目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寻求刺激者在自娱中获得乐趣;寂静平和者在自况中体验并表达了自我;宣泄情感者通过借曲抒情使情绪平息恢复平衡。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分析“借曲抒情”的发生过程,阐释了演奏者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综合性审美经验,其中的“生命体验”部分对演奏者有重要的个人意义:在抒情过程中,演奏者会有一种生命对“生命”的代入感,他将自己融合到其中,随音乐的发展获得生命的延展感,直到将音乐塑造成型,好像这个乐曲的“生命”完全是他赋予的一样,于是他在“生命”中获得了确证自我的喜悦。分析美学的相关言论和后现代主义的视角都为“借曲抒情”提供了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