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荷载下波阻抗对岩石动态力学响应影响的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ERONG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阻抗是材料的固有属性,反映了介质阻止波穿过的能力,是表征介质动力学性质的重要物理量。同时,波阻抗作为岩石岩性及细观结构等的整体表征参数,能在一定程度区分和反映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波阻抗对岩石动态力学响应的影响对破岩和防护等工程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数字图像相关(DIC)以及声波测试等试验技术,采用理论分析结合实验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冲击荷载下波阻抗对岩石动态力学响应的影响机制。并根据试验结果,基于波阻抗开展了岩石损伤变量定义、冲击荷载下本构模型以及脆性评价方法建立等岩石损伤方面的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性成果如下:(1)结合SHPB基本原理和弹性波理论,推导得到了SHPB实验无量纲透、反射波应力与试样波阻抗间的函数关系,提出了阶梯分段等效化简入射波的方法,得到了试样波阻抗以及入射波上升沿时间对透、反射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试样波阻抗越小:反射波越大,且延续时间越长;透射波越小,且达到幅值所需时间越长。波阻抗大小对透反射波的影响规律不受入射波升时长短的影响。(2)开展了波阻抗梯度变化水泥砂浆和高温后花岗岩试样在不同冲击速度下的冲击压缩试验,从应力波传播特征、动态应力应变关系和冲击破碎程度三个方面,对同一岩性不同波阻抗岩石的动态力学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开展了不同波阻抗三种岩石在不同冲击速度下的冲击压缩和劈裂拉伸试验,从应力波传播特征、动态应力应变关系、动态拉伸力学性能、表面应变场动态演化过程、能量耗散规律以及破碎程度几个方面,对不同岩性不同波阻抗岩石的动态力学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岩石在冲击荷载下的动态力学响应同时受波阻抗和应变率的影响。(3)结合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针对SHPB实验中岩石波阻抗对其动态力学响应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波阻抗对岩石动态力学响应的影响机制可以从材料属性、动力学、能量角度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同一岩性岩石,岩石细观结构和损伤劣化程度与其波阻抗大小有较强的相关性,岩石波阻抗越小,表明其细观结构微缺陷越多、损伤劣化程度越大。不同岩性岩石可以将波阻抗看成其固体相和细观结构的一种整体表征参数,能够在一定程度反映岩石材料的固有属性。相同入射波作用下,不同波阻抗岩石试样透反射波、应变率历史、受力历史以及透反射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且有岩石波阻抗越小:反射波越大,应变率越大,加载率越小,反射能越大。岩石波阻抗、应力波传播、应变率/受力历史/透反射能和动态力学响应之间存在递进影响关系。(4)采用细观损伤力学Taylor模型的方法从理论上推导得到了岩石纵波波速与其密度间的函数关系式。理论计算和实测数据拟合结果均表明:岩石纵波波速与其密度相互关联紧密,两参数间存在良好的正向相关性。论证了较之纵波波速采用波阻抗来表征岩石损伤程度具有其优越性。结合电子显微镜和超声测试技术,对岩石损伤劣化程度与其波阻抗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细观结构观测结果以及超声声波信号时频域分析结果均表明,岩石损伤劣化程度与其波阻抗大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论证了采用波阻抗来表征岩石损伤程度具有其可行性。进一步理论推导提出了采用波阻抗定义岩石损伤变量新的方法,并结合试验结果对其合理性进行了验证。(5)建立了冲击荷载下基于岩石波阻抗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并对各模型参数与岩石波阻抗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本构模型能够综合表征岩石材料在动载下的应变率响应、初始损伤响应以及损伤演化响应,能够较好的反映不同波阻抗岩石试样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本构模型包含的参数较少且物理力学意义明确,各参数与岩石波阻抗间均存在明显的函数关系。可以实现根据建立的本构模型以及波阻抗值对岩石在某一应变率下应力应变关系的预测。(6)对冲击荷载下岩石脆性特征与其本构模型参数、损伤演化规律和波阻抗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岩石初始损伤程度越小、冲击荷载下损伤演化率峰值越大、损伤演化率峰值对应的应变越小,岩石脆性程度越大。从而建立了冲击荷载下基于波阻抗和损伤演化率的岩石脆性评价方法。建立的脆性特征评价方法对于冲击荷载下不同波阻抗岩石脆性程度的定量比较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建立的评价指标较为合理。(7)对比研究了应力波“由硬入软”和“由软入硬”两种情况下层状复合岩体的动力学特性,理论分析了复合岩体的受力特征和强度条件,同时结合DIC试验系统对复合岩体的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冲击速度下,受波阻抗匹配关系影响,应力波由硬入软和由软入硬时复合岩体动力学特性差异性明显。但是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大,两者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趋于一致。复合岩体两部分岩石破坏程度和破坏形式明显不同。波阻抗小的红砂岩破坏程度较波阻抗大的灰砂岩更为剧烈。红砂岩以剪切破坏为主,且交界层面处红砂岩后于其它区域红砂岩发生破坏;灰砂岩以张拉破坏为主,高速下产生局部剪切破坏,且交界层面处灰砂岩先于其它区域灰砂岩发生破坏。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中国西部煤系地层的弱胶结砂岩和泥岩为研究对象,首先开展了不同含水率冻结砂岩和泥岩强度特性的研究,并结合砂岩和泥岩冻结前后的微细观结构变化,分别探讨了不同初始含水率冻结砂岩和泥岩的强度影响机制;然后基于裂纹体积应变拐点法和体积应变拐点法分别确定了冻结砂岩和泥岩的裂纹起裂强度和损伤强度,研究了冻结砂岩和泥岩的裂纹起裂强度和损伤强度随含水率、冻结温度和峰值强度的演化规律,探讨了冻胀水压对砂岩和泥岩
学位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正在由传统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创新产出方面,中国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仍处于维持期内的发明专利数量已是世界第二,但专利的质量和转化率依然有待提升。长三角地区研发资源集中,城市间交流密切,在中国技术创新战略规划中承担着开路先锋的角色。以长三角地区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既有利于掌握长三角地区的城市技术创新现状,也有利于
学位
层状结构的沉积岩和变质岩是地表最为常见的岩土材料。层状岩体赋存层理等结构面具有明显的横观各向同性,其力学特性不仅和完整基质本身相关,同时与岩体中的层理等结构面产状和物理力学性质密切相关,由此引起其复杂的变形甚至诱发断裂破坏问题。例如,层状岩石的断裂破坏对采矿工程、石油核废料存储、边坡防护及地下工程等岩土工程建设造成巨大负面影响,因此成为岩土工程常见难点和研究热点问题而备受业界专家学者所关注。而在实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桑蚕丝中提取的蚕丝蛋白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医疗美容、光电传感、柔性可穿戴等高科技领域,从传统的纺织材料进化为多功能材料,以全新的方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材料的性能与其结构密不可分,对蚕丝蛋白组成结构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制备出高性能的蚕丝蛋白材料,拓宽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为了深入了解蚕丝蛋白结构组装生长过程,掌握其从微观分子到体相材料之间的生长机制,本文首先通过原位原子力显微镜实时
学位
空气环境质量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聚集,增加了污染物的排放量,空气污染在北京日益凸显,是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同时城市绿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部分致敏性植物使城市居民发生过敏反应,影响人体健康。为探究北京市主要空气污染物与花粉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利用北京市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四个野外监测平台6种主要空气污染物(PM2.5、O
学位
新建京张铁路八达岭长城站是国内首座采用矿山法施工的地下高铁车站,车站洞室众多,结构断面和结构形式复杂,车站洞室同时包含相邻和上下交叉两种隧道近接方式。由于采用钻爆法开挖,爆破施工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对邻近洞室产生有害的爆破振动效应。然而,由于爆破本身的瞬时性和复杂性,加之爆破地震波介质的多变性,使得爆破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随机性较大,因此,深入研究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及振动响应特性尤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肺癌是原发于肺、气管及支气管的恶性肿瘤。全球范围内肺癌是新发病例及癌症死因第一位。其中,约75%-80%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尽管历史上肺癌的预后较差,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ES-NSCLC)通常具有更好的预后,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尤其是低剂量螺旋CT的普及,早期肺癌检出率大幅度提高。但有一部分患者因合并有心血管等基础疾病,不能进行手术或拒绝手术,无法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尽
学位
巷道/隧道的开挖卸荷效应,直接关系到围岩稳定、支护设计和施工工艺的选择。随着岩土工程不断深入发展,岩体所处环境更为复杂,巷道/隧道的稳定与支护问题越来越困难,面临的挑战和危险不断加大。深部复杂环境的岩石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或开挖后,洞口附近的岩体经常发生卸荷和蠕变,导致大变形和岩爆等灾害,造成施工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工程事故。因此,必须对巷道/隧道开挖卸荷条件下围岩的变形规律、强度特征、应力分布特征
学位
快速断电安全技术,是指当矿井低压供电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或者漏电故障时,能快速切断电源或阻止能量向故障点馈送,以防止电火花或电弧外露而引燃、引爆瓦斯、煤尘,从而达到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全方位”防火、防爆的一种安全技术及其设备。快速断电安全技术包括快速短路保护技术、快速漏电保护技术和快速断电开关技术。为了达到“全方位”防火、防爆目的,快速断电安全技术要求对短路故障和漏电故障的精准识别时间须小于2ms,
学位
健康和公共卫生问题面临的威胁,需要寻找新的疾病治疗方法。治疗性多肽由于副作用小、可选择性多等优点,逐渐成为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热点。目前基于生物序列和机器学习的方法是该领域研究和预测多肽序列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手段,很多研究通过机器学习等方法提出了多肽预测模型。为了快速精准地预测治疗性多肽,本文从特征提取、分类算法、预测模型建立和数据集角度出发,利用机器学习研究治疗性多肽的预测方法。为解决不同特征空间产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