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污水高效脱氮三段式A/O-MBBR工艺系统中试优化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gal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在城镇环境污染防治方面更加重视,但仍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提出更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而以活性污泥法为代表的传统城镇污水处理技术通常存在脱氮效率低且低温处理难以突破限制瓶颈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与多段缺氧/好氧(Anoxic/Oxic,A/O)工艺相结合,构建了中试规模的三段式A/O-MBBR系统。以实际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系统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对溶解性有机物(Soluble Chemical Oxygen Demand,SCOD)、NH4+-N和总无机氮(Total Inorganic Nitrogen,TIN)的去除效果,对生物膜的形态及去除能力变化进行分析,同时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条件下系统微生物群落的构成,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实现低温条件下稳定高效脱氮及多段式A/O-MBBR系统的构建与优化调控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系统反应温度为18~29℃、进水点设置在A1和A5反应区、处理水量为27.2±8.1 m~3/d、进水比例为1:1且未投加碳源的条件下,系统SCOD、NH4+-N和TI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3.4%、97.2%和60.3%;系统反应温度为18~29℃、进水点设置在A1和A5反应区、处理水量为27.4±5.4 m~3/d、进水比例为1:1且投加50 mg COD/L碳源的条件下,系统SCOD、NH4+-N和TI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3.0%、98.3%和92.5%;系统反应温度为20~28℃、进水点设置在A2和A6反应区、处理水量为28.8±4.8 m~3/d、进水比例为1:1且未投加碳源的条件下,系统SCOD、NH4+-N和TI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6.3%、97.7%和70.3%;系统反应温度为15~21℃、进水点设置在A2和A6反应区、处理水量为28.8±4.8 m~3/d、进水比例为1:1且投加50 mg COD/L碳源条件下,系统SCOD、NH4+-N和TI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4.4%、98.8%和86.8%。(2)系统反应温度为10~15℃、进水点设置在A1和A5反应区、处理水量为19.6±2.1 m~3/d、进水比例为1:1且投加50~90 mg COD/L碳源的条件下,系统SCOD、NH4+-N和TI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2.3%、98.9%和82.3%;系统反应温度为12~15℃、进水点设置在A2和A6反应区、处理水量为28.8±4.8 m~3/d、进水比例为1:1且投加50 mg COD/L碳源的条件下,系统SCOD、NH4+-N和TI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1.9%、98.2%和76.0%。(3)三段式A/O-MBBR系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SCOD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其中第一、二段A/O-MBBR分系统为SCOD去除的主要区段。O3、O4、O7和O8反应区分别承担了系统整体的硝化功能,三段式A/O-MBBR分系统各缺氧区反硝化能力受温度影响较小。(4)在中低温条件下,当进水点设置在A1和A5反应区时,由于第一段与第二段A/O-MBBR分系统好氧反应区生物膜厚度存在差异,由此形成了两段系统生物膜硝化能力的差异,特别对于第一段A/O-MBBR分系统好氧反应区而言,由于生物膜增厚导致其硝化能力降低。好氧反应区活性自养生物量的增加可能是中低温条件下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生物膜EPS含量的增加可能是导致中低温条件下好氧区生物膜增厚的原因之一。(5)将系统进水点从A1和A5反应区更换到A2和A6反应区可强化系统整体的硝化能力,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区。将进水点设置在A2和A6反应区、A1和A5反应区作为预缺氧区时,可降低以原水碳源为基质的反硝化功能区的反硝化的C/N需求,有效提高系统的脱氮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的进行,实现原水中碳源的高效利用。(6)各好氧反应区中Nitrosomonas为优势AOB菌属,Nitrospira、Nitrolancea和Candidatus_Nitrotoga为优势NOB菌属。在进水点设置在A2和A6反应区的条件下,系统NH4+-N负荷较进水点设置在A1和A5反应区时增加了约20.0%使得该条件下系统中硝化菌属相对丰度显著性增加。(7)各缺氧反应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反硝化菌属群落组成基本相同,Sulfuritalea、Denitratisoma、Defluviimonas、Rhodobacter、Lentimicrobium、Flavobacterium、Simplicispira、Thiothrix和Hydrogenophaga为主要的反硝化菌属。(8)在中低温条件下,硝化菌属及嗜冷反硝化菌属Flavobacterium相对丰度的增加可能有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在中低温条件下,当进水点设置在A1和A5反应区时,Trichococcus及Thiothrix等丝状菌相对丰度的显著增加是导致好氧反应区生物膜厚度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进水点设置在A2和A6反应区时,系统中富集和持留了大量厌氧氨氧化细菌。
其他文献
控制重金属污染一直被认为是环境修复的主要任务之一。铬作为危害最大的重金属之一,其具有多种价态且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及制造。尤其是六价铬Cr(Ⅵ)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且表现出极强的生物毒性,处理不当的含Cr(Ⅵ)污水会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开发可有效治理六价铬污染的新材料具有重要意义。聚芳醚腈(Polyarylene Ether Nitrile,PEN)作为一种特种高分子材料,通过分子设计向PEN分子链引
学位
风电塔筒法兰节点是保证塔筒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部位。由材料因素如初始缺陷、材料老化等,荷载因素如气动荷载、疲劳荷载等,环境因素如极端温度、湿度等,易导致节点螺栓发生松动,导致连接失效,进而促使结构发生倒塌;此外,风电塔筒法兰节点为内法兰,连接螺栓位于节点内部,损伤具有隐蔽性,无法在外部识别螺栓连接的健康状态。然而,目前针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健康监测研究多集中在风力发电机和塔筒地基方面,对于节间塔筒法兰
学位
摩擦起电是摩擦过程中普遍伴随着的一种物理现象。一方面摩擦产生的静电荷不断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发生放电,对生活和生产造成不便和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通过摩擦起电设计的能源收集、自供能传感、摩擦学行为监测等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因此摩擦起电研究在摩擦学领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实验将摩擦起电行为与摩擦行为联系起来,探究润滑状态下金属-非金属、金属-金属界面摩擦起电行为。通过对比干摩擦状态与润滑状
学位
聚砜(PSF)作为一种主链含有苯环和醚键、特征官能团为砜基的特种高分子,因具有耐腐蚀、力学性能优异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环境治理和食品包装等领域。聚芳醚腈(PEN)是一种主链含苯环和醚键、侧链含腈基的特种工程塑料,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化学腐蚀、易加工等优点,可用于军工行业、医疗器械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对两者的结构及性能进行研究,将两者有效结合对促进其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围
学位
热感觉是人体对环境冷热的主观描述,存在很大的主观性。而且研究人员一直在致力于通过某种客观指标来反映热感觉变化,本质上是通过某种客观指标实现对主观感觉的评价和预测。吹风感觉是一种因空气的流动造成的压力式触感,是影响人体热感觉评价的重要的因素之一。气流环境会影响人体对吹风的感知,人体热感觉也会受吹风影响,所以在室内环境热感觉的评估中吹风因素不可忽视。此外,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
学位
目前为止,虽然已经报道了许多固态电解质材料,但仍缺乏各综合性能优异的固态电解质材料。而在上千种含锂无机材料中,可应用于固态锂电池的快离子导体仍只有几种。因此,开发出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固态电解质合成路线,拓展固态电解质的候选材料,对固态电解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采用与快钠离子导体(NASICON)结构类似的Na3La(PO4)2(NLPO)为前驱体,通过液相离子交换,合成新型锂离子固态电解质
学位
随着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环境有害的电磁波污染急剧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电磁波辐射对公众健康的风险和影响。因此,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电磁辐射污染问题,本文基于复合材料设计原理和电磁波传播理论,设计并制备了石墨烯/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r GO/MXene)和钴铁合金/多孔碳@碳纳米管(Co Fe/PC@CNTs)两种高性能电磁吸波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及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最后分别以r G
学位
随着电动汽车和移动通讯设备的广泛应用,开发高能量密度的储能系统变得至关重要。锂金属以其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 A·h·g-1)和低的电极电位(-3.04V vs标准氢电极)而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负极材料。然而,锂金属负极在循环过程中容易出现剧烈的体积变化,造成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破裂从而消耗锂和电解液。同时,潜在的锂枝晶生长可能会刺穿隔膜造成短路。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锂金属负极的实际应用。
学位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但锂资源在地壳中储量低,这将限制锂离子电池在更大规模上的应用。作为同一主族的钠和钾元素,在自然界中储量丰富,并且和锂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电化学性质。因此,钠离子电池和钾离子电池在未来储能电池的应用中非常具有潜力。但与锂离子半径(rLi+=0.76?)相比,钠离子(rNa+=1.02?)和钾离子(rK+=1.38?)的尺寸更大,电极材
学位
“乙女游戏”主要是针对女性玩家开发的游戏,打造一段纯爱关系是“乙女游戏”的核心。以《光与夜之恋》为乙女游戏的情感生成与维系的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游戏文本内容,分析此类游戏玩家的情感生成动机、情感建构和情感代价。基于情感补偿和身份认同的需要,玩家在乙女游戏的故事叙事、互动设计和声画要素等方面获取情感满足与体验,但伴随而来的是“情感的麦当劳化”这一隐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