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粒子对家兔小肠的放射性损伤及大网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rems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属于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是指将125I放射源植入肿瘤组织中,通过放射源持续释放低能量γ射线,使肿瘤组织受到最大程度的毁灭性杀伤,而正常组织损伤轻微。与外照射相比,125I粒子具有独特的优势:放射源低能量,治疗靶体积外剂量迅速衰减:放射源直接植入肿瘤组织内,明显提高局部剂量,对靶区肿瘤组织杀伤作用强,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通过持续性低能照射,无照射间隙,生物效应明显,易防护,治疗效果显著提高[1],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头颈部,肺等实质性脏器的肿瘤[2-3]。目前国外125I粒子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已较成熟,并在妇科恶性肿瘤[4]、体表软组织恶性肿瘤[5-7]的临床治疗实践中显示出很好的治疗效果,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而且在空腔脏器如胃肠道[8]、食管[9]等部位的肿瘤中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易引起局部的复发及转移,此时病人已失去手术机会,由于周围肠道组织受量低,外放疗的应用受到限制,而125I粒子植入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优势,在腹部复发及转移癌中有了一定的应用。
   随着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的广泛应用,植入后的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在腹部复发及转移癌进行125I粒子植入时,对射线敏感的肠道组织易发生放射性损伤。肠道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其最重要的功能部位是粘膜上皮,由肠隐窝和绒毛组成,二者形成一个更新系统。肠隐窝基底部的干细胞不断产生新的上皮细胞向绒毛顶端移行,顶端上皮脱落,进入肠腔,故上皮细胞增殖更新较快,属高度辐射敏感组织。125I粒子持续释放低能量Y射线,其对肠道的放射性损伤特点,与外放疗是否相同,有待进一步研究,小肠对放射线高度敏感,若125I粒子植入时,肿瘤本身的位置靠近小肠,不可避免的会对小肠产生放射性损伤,可能出现肠粘连,肠梗阻,肠穿孔,肠出血等,增加了肠道感染的机会,为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
   本研究用125I粒子持续照射小肠,观察其对小肠的放射性损伤,并用大网膜包裹植入部位观察大网膜对比邻小肠的保护作用,为临床肠道区域125I的安全性研究和肠管的保护提供可行的实验依据。
   目的:探讨125I粒子对家兔小肠的放射性损伤及大网膜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择健康成年家兔3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即空源粒子植入组(A组)、粒子植入组(B组)和粒子植入加大网膜包裹组(C组)。分别在3组家兔肠壁上植入3颗125I粒子,三角形排列,间距约0.3-0.5cm。根据计算机三维计划系统,靶区周边剂量为120Gy。A组植入空源粒子,B组植入活度为2.22×107Bq的放射性125I粒子,C组按相同方法植入2.22×107Bq的放射性125I粒子后,将周围大网膜折叠数层厚约1cm,覆盖植入靶区并固定。分别于术后14d、30d观察实验动物一般状况及并发症情况,光镜下观察距靶区0.2cm、0.5cm、1.0cm处小肠及大网膜组织的损伤情况。
   结果:14d A组粒源处小肠与周围组织无粘连,B组植入部位轻度水肿,与周围组织粘连,1只家兔死亡,考虑死亡原因为肠梗阻,C组家兔植入部位水肿,小肠与大网膜粘连,未见与腹壁及周围脏器粘连。30dB组、C组仅出现粘连程度加重,均未见肠出血、梗阻、穿孔。C组粒子脱落率、与周围小肠的粘连率、梗阻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光镜观察:A组14d、30d仅轻微炎性改变。B组14d距靶区0.2cm处肠腺体变薄,大量绒毛脱落,Chiu分度达到Ⅲ度;距计划靶区0.5cm的区域绒毛顶端脱落,间质水肿减轻,可见再生肠腺;1.0cm的区域粘膜腺体结构未见改变。30d以再生修复为主。C组14d距靶区0.2cm处绒毛排列整齐,间质水肿减轻,可见再生肠腺,大网膜与小肠浆膜层分界不清,大量炎细胞浸润,腺体结构未见改变;0.5cm以上的区域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30d大网膜包裹粒子处成纤维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加重。Chiu肠粘膜损伤评分14d、30d B组与A组、B组与C组在0.2、0.5cm处有统计学意义(P<0.05),1.0cm处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周边剂量为120Gy的放射性125I粒子对家兔小肠可产生放射性损伤,损伤程度随靶区距离增加而减轻,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修复;1.0cm厚度的大网膜包裹粒子植入部位可有效防止小肠的放射性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103pd胆管放射性支架释放的γ射线对胆管癌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建模成功的裸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植入103pd胆管放射性支架,对照组植入普通金属支架;支架植入10天后计算肿瘤体积并应用TUNEL、电镜检测胆管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实验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实验组TUNEL染色下可见凋亡细胞,电镜下可见凋亡小体。对照组TUNEL和电镜
学位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但AD的发病原因及其机制尚不明确,绝大多数学者认为Aβ通过凋亡机制引起神经毒性作用是AD发病的最终共同通路,是AD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可促进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近年来发现EPO及其受体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尤其是发育的中枢神经系统。人们由此推测EPO与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婴幼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是一种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发育异常的疾病。神经嵴源性细胞进入肠道后逐渐迁移、增殖、受肠道微环境影响后停止增殖,逐渐聚集最终分化形成神经节细胞及胶质细胞,构成肠神经节,在此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都可能导致神经节细胞的缺失,最终形成HD。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
目的  随着视觉光学研究从人眼光轴(零视场)向更广范围、更大视场角扩展,周边光学质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对周边光学特性的研究能更完整地反映整体视网膜的成像质量,更加接近人眼正常视物的生理状态,特别对屈光手术人群,周边光学质量研究有更重要的学术与临床意义。本研究在已开展的屈光手术相关视觉成像质量研究基础上提出,利用现代光学设计与视觉光学理论相结合,构建多方位、大视场角光学客观测量系统的实验方案,对不同
学位
研究目的:分析高龄人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探讨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高龄人群冠心病的防治提供循证依据。  研究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心内科及综合医疗科因出现胸闷、胸痛症状疑诊冠心病,接受冠脉造影检查以明确冠状动脉(冠脉)情况的75岁以上的住院患者27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老年男性157例,老年女性118例,年龄78.5±3.2(7
学位
目的:通过纳米TiO2薄膜表面修饰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制备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人工晶状体,对其进行动物实验以评价其安全性,为今后相关实验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低温等离子技术对PMMA人工晶状体的表面进行预处理,并采用浸渍-提拉法将TiO2溶胶负载于PMMA人工晶状体表面,制得TiO2/PMMA人工晶状体,以扫描电镜进行表面扫描,观察纳米TiO2薄膜表面修饰后PMMA人工晶状
目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引起AIA/ARDS的原因或高危因素很多,可以分为肺内因素(直接因素,如重症肺炎)和肺外因素(间接因素,如败血症)。炎症反应、肺组织损伤和纤维化是ARDS主要的发病机制
目的: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当发生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时,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是急性肺栓塞病理生理的基础。栓子的“机械阻塞”作用是肺血管阻力增加的直接原因。除此之外,神经体液因素在栓塞早期对肺循环的变化也起到重要作用。有研究认为6-酮-前列
学位
目的:通过比较EndeavorTMZotarolimus洗脱冠脉支架与Cypher雷帕霉素涂层支架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治疗冠状动脉原发病变的即刻效果和随访6个月冠状动脉再狭窄情况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评价EndeavorTMZotarolimus洗脱冠脉支架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  方法:选择我科2007年10月~2008年6月住院的首次行经桡动脉途径冠状
目的:  从外周血中分离培养DC和CIK,制备DC与结肠癌SW480融合细胞,观察融合细胞刺激的CIK体外杀伤结肠癌SW480细胞的效果。  方法:  1.从健康成年人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PBMC),然后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并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表面标志分子鉴定。  2.用聚乙二醇(PEG)诱导DC与结肠癌SW480融合,经HAT/HA选择培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