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全世界都面临着一场新的危机—水危机。我国的情况不容乐观。因人口众多,我国水资源人均拥有量仅2300 m~3,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同时由于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污染日趋严重,我国正面临着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严峻考验。尤其是在深圳,一方面,本地水资源奇缺,全市80%的用水全靠兴建引水工程从境外调水,时有水荒出现。另一方面,由于污水的排放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昔日的河流变成了臭水沟,不仅对城市的安全用水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还破坏了深圳花园式、园林式城市的景观。如何处理好深圳“水”的问题,已变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本文研究了大量国内外其它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的状况,如:美国在1920年就开始了再生水的利用,将深度处理的水回用于工业、农业、市政杂用等,至今取得了显著效果,形成了水在社会大循环中的良性循环,城市总用水量逐年增大,但总新鲜水取用量却逐年减少;我国沿海缺水城市大连,在1992年率先建成了污水回用示范工程,取得了实效。事实证明城市污水的再生回用可以有效的解决水资源不足和水环境污染这对矛盾。这对缺水严重的深圳极具现实意义。本文着重从深圳市污水回用对象入手,通过对全市产业结构、城市功能、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详细分析,确定了深圳污水再生回用潜在的主要用途,即主要对象是:工业用水、市政杂用、绿化用水、城市中水和河流生态用水,并根据实地调查、统计的数据资料,计算出再生水近远期的用水规模,至2010年,可达115万m~3/d。在此规模的情形下,结合深圳现有污水厂的分布及处理能力,建议采用集中回用的模式,以形成规模效益,并以此确定出符合深圳现状的再生回用系统的方案。同时还综合分析了不同回用水的水质要求,如:绿化用水因为常会与儿童、路人有所接触,要求无臭、无味、透明、总大肠菌群<500个/L,而且余氯不能偏高,以免有伤花草等,推荐深圳回用水质标准可采用国标GHZB1-1999的Ⅳ类水体水质标准。通过研究国内外较成熟的水处理技术,结合深圳污水处理的规模、再生水质要求等实际情况,认为采用“生物膜法”处理技术比较适宜,其后不设沉淀池,具有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省的优点,另不需投药,运行费用低,且管理方便,出水水质较好。 本文最后经过技术经济分析,表明深圳市污水的再生回用,不仅是经济的(与城市自来水相比每年仅源水费用就可节约人民币3.27亿元),而且是可靠的;既能缓解深圳城市供水的压力,又可改善和恢复深圳的水环境,同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