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是我们党在新时期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继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加强对人才强国战略深刻内涵的认识,深化人才强国战略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间关系的研究,围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破解人才资源开发困局,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运用国民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理论知识,采取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比较分析、调查分析、引入实例分析,通过对人才强国战略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成功转变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本文首先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人才资源要素分析入手,从西方经济学人才资源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人才资源开发与知识经济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人才资源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讨论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和内涵以及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并讨论了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背景、提出过程、基本内涵和实施成效。然后重点分析了人才强国战略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认为一方面是人才资源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包括人才资源开发、人才资源素质和人才资源配置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论文总结了人才需求的动因,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产生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二是发展循环经济产生对“生态型”人才的需求,三是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四是加快推进改革产生对“学习型”人才的需求等。继而通过分析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在实施人才战略中的实践,为我国开发人才资源,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支撑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成功转变借鉴经验。最后指出为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成功转变,我国人才开发应该从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政绩观,加大对人才资本与人才工作的投入,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创造人才成长环境等几个方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