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目前,双重营养负担问题,即营养不良(undernutrition)问题和营养过剩(overnutriton)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了儿童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其中营养不良主要包括生长迟缓、消瘦,营养过剩主要包括超重和肥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地区不仅存在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问题如消瘦和生长迟缓,同时,由于营养过剩而导致的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学龄前儿童不正确的饮食行为方式影响膳食营养的摄入,将会阻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别是过度的摄入高热量、高糖食物将会导致儿童的肥胖或超重。在我国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普遍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研究目的本研究制定家庭-学校-社区的综合干预措施对学龄前儿童的监护人进行为期一年的干预,通过改善监护人膳食营养知识水平,提高监护人对儿童膳食营养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性,从而改善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最终提高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资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干预措施对监护人膳食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和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定量研究资料收集与分析: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的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高唐县6个乡镇。将6个乡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选取乡镇中心幼儿园中班和小班的全部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使用Epidata 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PSS和Stata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儿童的饮食行为和监护人膳食营养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进行比较,并采用倍差法对干预措施进行评价。定性研究资料收集与分析:采用方便抽样共选取20名监护人,及5名幼儿园老师进行深入访谈,使用主题归纳法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定量研究结果:1)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行为没有差异,干预后,干预组吃饭时看电视、边吃边玩、睡觉前吃东西、经常吃零食的儿童比对照组少(51.7%vs 65.3%;50.3%vs 64.0%;41.5%vs 54.2%;31.1%vs 59.4%),经常吃早餐的儿童比对照组多(96.6%vs 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监护人膳食营养的知识得分没有差异,干预后干预组监护人膳食营养得分高于对照组,(8.565±0.876 vs 8.398±0.9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监护人对儿童膳食营养的态度和行为没有差异,干预后,干预组的监护人定期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膳食情况,认为有必要在幼儿园开展营养讲座,注重孩子的饮食搭配的比例比对照组的高(74.8%vs 62.8%;100.0%vs97.0%;91.8%vs 82.2%),干预组的监护人给孩子服用保健品的比例比对照组低(17.7%vs 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倍差法分析结果表明,干预措施对减少儿童吃饭时看电视,边吃边玩,睡觉前吃东西、经常吃零食及促进儿童经常吃早餐具有明显的效果。此外,干预措施对提高监护人膳食营养知识的水平及促进监护人定期向幼儿园老师了解孩子近期膳食情况,减少给孩子服用保健品具有明显的效果。定性研究结果:通过与监护人的访谈了解到儿童不良饮食行为习惯养成的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缺乏膳食营养的知识,对膳食营养认识不足及过分溺爱孩子。通过干预,监护人的膳食营养知识水平及儿童饮食行为逐渐发生变化。通过与幼儿园老师的访谈了解到干预改善了幼儿园老师自身的行为及认识。结论与建议结论:家庭-学校-社会的综合的干预措施能有效的提高监护人膳食营养的知识水平,增强监护人对儿童膳食营养态度和行为的积极性,从而改善学龄前儿童的不良饮食行为问题。建议:本研究的干预措施应在中国农村地区大力推广,服务于更多的学龄前儿童,进行更加持久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