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古典艺术思维的角度,以传统哲学中的“象”思维为研究方法,深入考察了中国传统绘画理论术语——不似之似。本文认为“不似之似”是中国古典艺术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不似之似”观念之形成和成熟,标志着艺术家个体生命意识的自觉,标志着艺术的自觉。“不似之似”的本质即传统文化之精髓——诗性精神。本文主体由三部分构成:绪论、正文、结论。绪论:考证“不似之似”的源流、学术研究状况、本选题的意义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探易——“易象”与“不似之似”。《周易》观物取象、尚象制器的思维模式是“不似之似”观念的哲学基础。哲学上对心与物关系之讨论,揭示出先民观看世界的独特眼光,古典艺术抒情之特质即孕于其中。“不似之似”的核心问题还在于艺术造型时如何把握对象之“真”。这就关系到形和神的问题。艺术的最高追求在于表现“物”之神的同时更表现“我”之神。这种审美趣味直接促进了“不似之似”观念的成熟。第二章:会意——“意象”与“不似之似”。“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核心范畴。意象沟通艺术家内心世界与天地万物之联系。其所重者在“意”,即强调艺术是艺术家心灵世界的反映。艺术家在创作中扮演着造物主的身份。而其内在之动力,则在于艺术家胸中一股难以磨灭的卓茕之气。第三章:游艺——“艺象”与“不似之似”。中国艺术体虽百变,但道本同源。其源即思维方式之共通。“不似之似”所包涵的重寄托、重性灵的特质,在书画、雕塑、音乐等领域都有突出的体现,或者说是这些艺术共同之追求。而佛禅思想独特的世界观,对“不似之似”观念之形成,具有特别的意义。第四章:文心——“心象”与“不似之似”。艺象者,心象也。而此心即士人之心,亦天地之心。“不似之似”观念之形成,是传统文人的生命状态在艺术领域之隐喻。其途径为“物化”,并由此促成了中华民族最具特色之智慧——诗性智慧。“不似之似”的实质即是这种诗性智慧,它所显示的中国人的生命状态是一种诗性的生命美学。结论:总结全文,揭示“不似之似”观念的内涵、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