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外活动与创造性人格发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c9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就大学生课外活动对创造性人格发展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同时,编制大学生课外活动情况等方面的调查问卷,选取了福建省某重点大学的450名大学生施测,并就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对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与引导提出若干教育对策和建议。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并说明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分析大学生课外活动影响创造性人格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并阐述其心理机制。第三部分,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大学生课外活动对创造性人格发展的影响。第四部分,结合调查研究的结果,分别从开展课外活动需要的保障措施,课外活动的结构,对大学生动机的激发与引导,课外活动的选择等方面,对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提出教育对策和建议。本研究的基本结论:1.课外活动在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2.课外活动与创造性人格之间的相关关系如下:参与活动越多、参与活动的意愿越高、对活动的评价越高,个体的创造性越高;人格的形成与课外活动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从总体上说,参加课外活动越多,对创造性人格的形成作用越大;但具体到不同人格特征的个体,参加不同种类的课外活动对创造性人格的影响作用不同。3.从形式上看,在各类课外活动中,学生参与最多、同时参与意愿最高的是普及类活动,竞赛类活动的参与程度最低。学生们认为,竞赛类和普及类活动在创造性的培养和开发上所起作用要显著高于参与类活动。4.从内容上看,学生参与最多的是志愿类活动,最低的是学术类活动。参加意愿最高的是志愿类活动,最低的是文体类活动。在学生看来,学术类活动对于创造力的培养和开发作用最为突出,相对而言,志愿类活动对创造性人格发展的贡献最小。
其他文献
再葬画像石墓的出现,社会动荡、经济凋蔽是直接原因,丧葬习俗的改变是再葬画像石墓出现的重要因素。
三网融合主要指将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进行有效融合,其可以降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实现网络资源的全方位共享。因此,本文以三网融合为研究背景,阐述了三网融合背景
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日趋严重,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就是人类社会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地制度改革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的逻辑框架是用制度变迁理
以往的对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集中在从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农业技术、制度方面来解释农民收入分配问题,然而却忽视了教育的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农村教育政府投资的角度来描述政
<正>设计: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干预措施:试验组儿童接受为期6个月的40%的氯己定涂膜,对照组儿童接受安慰剂涂膜,随访2a。在试验开始时和随访2a后,分别由2位不知
期刊
<正>1引言MX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小麦育种的公司,集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目前在全国拥有21家货物中转仓库。该公司为了更好地跟踪监控生产、运输、仓储、流通环节
期刊
本文依据现代薪酬管理理论与方法,对山东中烟工业公司的薪酬管理现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宽带薪酬解决方案。全文共分5个部分。通过对山东中
民事纠纷和解机制的内涵是契约精神,其价值体现于当事人意思自治和精神自由的社会实践中。现代社会的和谐良性秩序首先是以保证权利为核心的法治秩序,即法律治理下形成的秩序
"公共性"既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属性和明显特征,也是文化以及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在本质。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性和文化的公共性将文化发展与政府职责联系在一起。提供充分的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