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也逐年攀升,从而造成了交通拥堵、资源浪费、空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随着共享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分时租赁模式下的共享电动汽车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可和关注。共享汽车作为一种低碳出行方式,比私人拥有小汽车大大增加了小汽车的使用效率,减少了中心区域的停车需求,节约了土地资源,同时缓解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但由于我国共享汽车的发展时间较短,仍然停留在初级探索阶段,随着共享汽车业务的展开,在共享汽车的管理、运营和定价等方面逐渐突显出诸多问题,如管理协作水平低,收费和定价不合理、押金机制的高门槛、投资和盈利性不确定以及共享车辆的借还停车点等问题仍然是各方讨论的热点,也是共享汽车大面积应用的风险所在。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以分时租赁模式下的共享汽车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国内外共享汽车发展历程,分析共享汽车市场现状以及共享汽车特征,发现共享汽车定价问题和停车网点规划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其深入探讨的必要性。首先,针对共享分时租赁汽车运营中存在的定价问题,本文首先基于经典瓶颈经济学模型构建双模式混合网络均衡模型,考虑共享汽车在三种市场规模下的合理定价问题:1)发展初期,共享汽车仅占小汽车出行总量的极少份额;2)发展中期,共享汽车占小汽车出行总量近一半的份额;3)发展成熟期,共享汽车占小汽车出行总量的绝大部分比例。在以上三种情况下分别具体分析共享汽车的不同定价如何影响社会总成本和公司盈利性,以及定价和用户数量之间的关系。其次,针对停车点规划布局问题,本研究同时考虑共享汽车盈利与用户使用共享汽车时取还车的便捷性,通过建立以企业利润最大化、用户取还车距离最短为目标的双目标停车点布局优化模型,设计改进型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得到停车点数量和位置的布局具体方案。另外,研究还通过构建一个算例验证模型有效性,发现该模型在小范围的区域共享汽车停车点布局规划上有较大潜力。最后,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在共享汽车定价研究中,本研究发现,在共享分时租赁汽车发展初始阶段,为提升社会效益,应制定较低的固定费用和较低时变费用,为促进共享汽车公司盈利,应根据企业自身发展定位锁定不同的目标用户,结合定价模型给出合理的定价范围,制定出针对性的定价策略;在发展中期阶段,为提升社会效益,应制定较低的固定费用和较高的时变费用,为促进共享汽车公司盈利,通过改变优惠券发放等策略,来适当增加时变费用;在成熟阶段,为提升社会效益,应适当的提高固定费用和时变费用,为促进共享汽车公司盈利,应注重用户用车体验来争取会员在不同公司间的分配份额,同时结合共享车辆规模统一考虑定价问题。2)在共享汽车停车点布局优化研究中,本研究利用改进型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到的网点布局方式可为实际布局问题提供参考。同时讨论了需求分布和需求半径大小对共享汽车布局的影响,发现由于需求点的分布对共享汽车网点数量的影响较大,建议共享汽车在停车点的布局优化前期对需求进行详细调研,后期根据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停车点布局策略;在一定范围内,需求半径对于共享汽车的单日利润有影响,需求半径越大,单日利润越高,最后趋近一个最大值。所以在共享汽车网点、汽车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共享汽车公司需要考虑如何扩大需求半径以吸引更多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