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石墨烯-介质双曲超材料的超灵敏化学势传感器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材料是由周期性的亚波长结构组成的人工介质,其具有的独特、奇异电磁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控制光的传播。2003和2006年,美国《Science》杂志两次将超材料(也称左手材料)评为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近年来,超材料研究的热点逐步转移到活性和可调的超材料。双曲型超材料(Hyperbolic Metamaterials,HMMs)是一类独特的高度各向异性新型超材料,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此外,作为一种特殊的二维材料,石墨烯材料不但拥有优异的光电性质,还具有灵敏的可调节性,在构建双曲型超材料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双曲型材料的各向异性特性以及石墨烯的可调性质,构建了石墨烯-介质周期堆叠型双曲型超材料,进一步设计了一种高灵敏的化学势传感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石墨烯-介质周期性结构的超材料的可调色散特性。从石墨烯的电导率公式出发,运用等效媒质近似法研究了石墨烯超材料的色散关系,发现其具有二次曲线的形式,其中石墨烯超材料的等效介电常数垂直分量ε⊥始终为正数,但是其平行分量ε//随石墨烯化学势的变化在可在正负之间切换。以工作频率f=26.5 THz为例,当μc<0.425e V时,ε//>0,此时色散关系为椭圆型;当μc>0.425 eV时,ε//<0,此时色散关系为双曲线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等频线分析和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电磁波的传输特性,发现不同化学势情况下可实现电磁波的正负折射。2.利用透射率曲线的近似线性特性设计了超灵敏化学势传感器。研究了形状为三角形的石墨烯-介质超材料的透射性质,空气中的太赫兹电磁波从斜边入射进入超材料,然后通过超材料结构从其直角边出射,通过数值仿真计算了其透射率随化学势变化的依赖关系,设计了石墨烯-介质超灵敏化学势传感器,该传感器的化学式测量范围可通过改变工作频率的方式进行扩展。这些结果在光学集成、传感器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生物化学传感器在国土安全、医学环境监测、生物科学研究以及食品安全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目前,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具有易集成化、检测快捷、反馈信号易处理等优点,广泛的
人体姿态估计是指定位图片中人体中头、肩、肘、腕、髋关节、膝盖等关键点的技术,可用于人机交互、运动分析和动作识别等领域。相比传统的姿态估计算法,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在
神经病理性疾病作为一类极难治愈的疾病,每年威胁着成百上千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据研究表明,自闭症与婴儿在出生期脑部发育情况相关,因此,早期的婴儿脑部影像分析可为早期资料
文物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古代人民创造的遗物,这些遗迹为当代研究古代人类生活习俗、社会状况、工艺水平等奠定基础,也是现代还原历史真相的有力依据。但是,随着环境改变与时代
单原子在量子寄存器、单光子源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单原子的内部自由度可以提供量子信息处理过程中的量子比特,此外,单原子与单光子之间的纠缠也为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计算提
多传感器网络是以传感器技术为基础,综合了嵌入式技术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等。多传感器网络是通过在检测区域内部署的大量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的,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形成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网络系统,能够协同完成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将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后传输给需要信息的用户。多传感器网络作为未来新兴技术之一,它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将对人们社会生活和社会变革带来极大影响。首先,本文对多传感器网络的概念、体系结构、特点等进
得益于半导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光通信的通信容量得到了极大的增长,而且通信的可靠性也有了很高的保障。然而层出不穷的信息泄露事件让通信的安全隐患暴露出来,保密通信技术也因此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在物理层进行加密的混沌激光保密通信以其高安全性和高速率的优点受到了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另外,携带轨道角动量(OAM:orbital angular momentum)的光涡旋因其独特的螺旋相位和检测特性也
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引导着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目前,在综合性档案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综合性档案馆多元监督主体之间因具体主体
Bell态测量是量子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密集编码等。之前的研究表明,基于线性光学操作,如分束器、半波片等,最多只能识别出50%的Bell态。通过引入辅助光
随着工业4.0的提出,传统制造业面临着向智能工厂方向转型的历史性路口,而一个完善的车间智能物流系统是制造业实现智能工厂的关键一步。本文对车间智能物流技术进行研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