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和苏轼一起代表着宋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世称“苏黄”。他终生致力于诗歌的研究和创作,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而被奉为宋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和苏轼一起代表着宋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世称“苏黄”。他终生致力于诗歌的研究和创作,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而被奉为宋诗最大的流派——“江西诗派”的宗主。他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无一字无来处”主张,最能体现他的诗歌特点,其深层含义之一就在于提倡多读书,然后才能有所创新,开辟新境。他不但强调诗歌创作要多读书,其本人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读书诗句,堪称是宋代创作“读书诗”的典型诗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黄庭坚读书诗类进行细致的梳理和研究,来对宋人“读书诗”做以点带面、以点及面的深入探讨。首先,文章将黄庭坚的诗歌创作放到了当时的整个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中进行考察,挖掘时代思潮、社会环境、以及诗人性格特征和身世经历等因素对黄庭坚创作读书诗的影响。然后,文章的主体部分将黄庭坚的读书诗在纵向上和横向上进行分类,在纵向上按照诗人的生活创作分为三个阶段,把握诗人创作的阶段性特点;在横向上,按其读书诗侧重的内容进行分类,将每一类的形式与意蕴的独特性凸现出来。通过对诗作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归类,立体化地呈现黄庭坚读书诗的独特面貌。在此基础上,笔者对黄庭坚读书诗体现出的诗人的诗学理想及其对诗歌创作、诗歌理论的独特贡献阐发了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对读书诗研究、黄庭坚研究、宋诗研究进行一定的补充。
其他文献
王小波的小说在九十年代的出现,不啻于当代文坛的一声呐喊。王小波小说在九十年代、“文革”、性、知识分子、自由主义、反抗强权等诸多场域中取得了某种协调,使得其文本呈现
中国高校教学管理中过度行政化问题,一直受到国内高教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教学管理过程中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不仅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也制约和影响着高等教育人才的
本论文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来讨论陈染小说创作的先锋性以及这种先锋性的由来。陈染是在风口浪尖上登上文坛,成为异彩纷呈的文坛的一个“个案”,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首先,她
乡土文学一直是乡土中国的文学主流,尽管20世纪是乡土中国从农耕文明走向现代化进程转型的重要时期,但乡土文学在百年中国文学中依然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呈现出特有的审美
查阅涉及话本研究的相关文献与专著论文后我们发现,有关于《大宋宣和遗事》这部作品的文学研究较为薄弱,对于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研究专著更是一篇未见,而大部分学者的关注点都
本文以黄庭坚的戏题诗为研究对象。希望借助本文探究黄庭坚戏题诗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戏题诗溯源。戏题诗是指题目中含有“戏”字的诗歌。一般具有诙谐
静脉畸形是一种胚胎血管在发生过程中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目前主流的治疗手段是硬化剂注射和手术切除。弥漫型的静脉畸形病变范围广,手术治疗常因为不能完全切除而导致复发。
《拜月亭》是我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我国的四大南戏之一。它从诞生以来的六百多年间,因其独特的艺术特征而被广大民众所喜爱,并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单就现存的全本就有:世
研究目的与背景:有机磷化合物致迟发性神经病(organophosphorus easter-induced delayedneuropathy,OPIDN)是指某些有机磷化合物经一次性大剂量接触或者反复多次接触,经过7-14天(或
在改革开放浪潮的冲击下,农民进城打工潮席卷而来。随着打工潮的迅猛发展,充满悲情美学色彩的农民工题材小说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在这一系列小说中,农民工的生存生活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