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诗意——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中的德国建筑师作品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40207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建筑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之际,前来中国开展设计工作的西方建筑师日益增多。德国建筑素以理性和高性能著称。他们带来了富含哲学养份的“立体的诗篇”,促进着我们民族建筑文化的茁壮成长。   论文以文化为切入点,从德国的民族性格、哲学、艺术和宗教等层面,去探寻更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对秩序的渴望、对精神世界的超越。论文着重阐述了德国建筑的特质。解析了德国建筑的基本精神——理性与诗意,以及德国建筑的基本特征:舞蹈的几何、精密的构造、质朴的情感、天籁的回响。剖析了德国当代建筑思想的深层意韵,以及在造型、技术、材料、环境和空间等方面的典型设计手法。近十年,德国建筑师事务所在中国创作了大量的建筑作品。作者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访问与实践,求证了德国建筑师事务所的工作方法及设计理念。通过对其在中国建筑作品的实地调研及多层次分析,从理念、功能、空间、材料、技术、视觉形态、艺术品格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现了德国建筑特质。   最后,论文总结了德国建筑师进入中国后,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各方面影响,以及其自身所发生的转变。展望了在这个逐渐开放的平台上,中国未来建筑界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学位
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本文以北京轨道交通车站外部环境为研究对象,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学位
学位
城市微型公共服务设施―—如公交车站、报刊亭、售卖亭、取款亭等―—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建筑”。它们数量多、分布广,可以称之为城市中最“大”的公共建筑,在城市公共空
城市商业中心是反映城市面貌和个性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城市内的居民,还是外来的观光游客,都要通过商业中心来感知、领悟和熟悉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商业中心甚至能代表着
学位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企业陆续引进各种大型生产设备。但是在机械化进程加快与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噪声污染问题。因工业噪声而
全球化影响加速,城市风貌日趋一同。黄土文化背景下的城市也不例外:规模日益扩大,建设日新月异,随之带来的城市风貌同化问题日趋严重。如何在城市中塑造并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
城市旅游是后工业社会城市的一项重要功能,因此城市游憩商业区(Tourism Business District,TBD)这种功能区域的建设与发展,受到政府和研究者的普遍重视。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