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犯罪作为一种最严重的社会越轨行为,是影响人类社会稳定的重大破坏因素,因此必须进行犯罪控制,以维护社会稳定。要有效控制犯罪,就应该利用各个方面的有利因素。藏传佛教作为劝善戒恶的宗教,对于犯罪的控制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探究了藏传佛教对犯罪控制的作用,以期丰富犯罪控制理论,为犯罪控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我国的犯罪控制实践更富成效。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概况、发展历史、宗教仪式三个方面对藏传佛教作了简要介绍。藏传佛教是指发端于青藏高原,主要流传于我国藏族地区的佛教,其在西藏的发展经历了“前弘期”和“后弘期”两个历史阶段,纷繁复杂的宗教仪轨构成了藏传佛教的重要特色。第二章介绍了藏传佛教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藏传佛教的伦理准则主要有去恶从善、平等慈悲、自利利他等,包括了一个人从恶中回头、提高自身修养进而帮助他人的整个过程。藏传佛教的道德规范包括五戒、十善、四摄和六度等,它们构成了完整的藏传佛教道德规范体系。藏传佛教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对净化人心,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增强人们的自律意识,协调人际关系,消除矛盾纠纷,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三章阐述了犯罪控制的含义并对宗教对犯罪控制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犯罪控制就是遏制犯罪的发展,使之不超出一定范围,将犯罪限制在正常度以内。按照不同的控制阶段,犯罪控制可以划分为犯罪预防(狭义)、犯罪控制(狭义)、犯罪惩处和犯罪矫正四个方面。宗教在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方面都能发挥控制犯罪的作用。第四章分析了藏传佛教对西藏犯罪控制的作用。首先介绍了历史上藏传佛教对西藏犯罪控制的作用,然后从社会控制功能、道德教化功能、心理调适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四方面阐述了当代社会藏传佛教对西藏犯罪控制的作用,最后提出利用藏传佛教进行犯罪控制应坚持辩证分析原则和藏传佛教与其他犯罪控制手段综合治理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