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湖泊具有水面开阔、岸带绵延、蓄水量大等特点,串联起多个城市与地区,作为沿岸城市形成过程中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过去延续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现在成为城市塑造滨水景观和调节城市生态系统的可依赖载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利用中越来越关注景观建设、旅游开发、生态保护和水文化并做出了初步实践,但对于如何平衡城市人工建设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还存在不足;且大型湖泊沿岸城市的滨水区,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城市往往单边临水,其滨水景观建设不同于一般城市内湖,不能一概而论,亟需专项的系统研究。本文从相关的文献查阅入手,剖析国内外城市滨水景观生态的研究进展;梳理城市滨水区的景观生态建设基础理论并探索他们在大型湖泊沿岸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建设中的运用;研究我国大型湖泊面临的问题及其沿岸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现阶段我国大型湖泊沿岸城市滨水景观生态优化目标及优化原则;以合肥市巢湖滨水带为例进行实地调研。合肥市作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巢湖滨水带实现了城市新区建设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通过分析其景观生态建设方法及建成后的生态景观效果,最后总结大型湖泊沿岸城市滨水景观生态建设的具体内容并提出优化策略。针对大型湖泊沿岸城市滨水区,用景观生态学来诠释其景观空间结构,按照空间关系划分区域:环湖保护区、远水湖面区、浅水驳岸区和滨水陆地区。环湖保护区和远水湖面区作为滨水区重要的基质组成,其生态保护及水体修复是景观生态优化的前提条件;浅水驳岸区中人工湿地恢复及生态驳岸构建不仅保证水利安全,更加强了城与水的交流;滨水陆地区是城市居民近水、亲水空间,滨水绿地廊道的规划建设对于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至关重要。最后从人文角度,依据城市地域性特征,挖掘大型湖泊沿岸城市滨水区的人文、历史价值,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希望较为科学、全面的运用于大型湖泊沿岸城市滨水景观生态建设实践,有助于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发展,对未来大型湖泊沿岸城市滨水景观生态建设乃至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