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恶英和多氯联苯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潜在危害。了解二恶英类POPs的污染现状和排放信息,认识二恶英类POPs在环境介质中的环境化学行为,建立有效的二恶英污染防治对策和相应的法律法规,都是当前控制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危害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对二恶英类POPs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环境化学行为研究较少,因此开展典型区域内二恶英类POPs的环境化学行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集上海市不同季节的20个大气样品和25个土壤样品,分析测定了二恶英类POPs的浓度。并对大气中二恶英类POPs的时空分布特征、气相和颗粒相上的分配规律、土壤空气界面的迁移方向和通量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夏季和冬季大气中二恶英浓度范围分别为258-2009fg/m3和315-4928fg/m3,毒性当量范围分别为9.43-88.5fg-TEQ/m3和15.0-423fg-TEQ/m3;二恶英类多氯联苯在夏季和冬季大气中的浓度范围分别为370-4877fg/m3和1041-7474fg/m3,毒性当量范围分别为1.79-17.0fg-TEQ/m3和5.26-55.9fg-TEQ/m3,二恶英和多氯联苯呈现出明显的季节趋势,即夏季明显低于冬季。空间上,二恶英和dl-PCBs表现为工业区>市区>背景点。分析测试数据结果分析表明二恶英主要分布在颗粒物相上,而多氯联苯则主要与气相结合,二恶英和多氯联苯的logKp与logPL0均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分布在颗粒相上的二恶英和多氯联苯浓度随氯取代数增加而增加,而气相中二恶英和多氯联苯浓度则随氯取代数增加而降低。大气中二恶英类POPs在气-粒相上的分配规律较符合Junge-Pankow分配模型,Koa模型对化合物在颗粒相上的比例预测结果较差。不同工业区对大气中二恶英浓度的影响也明显不同。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大气中的二恶英可能受到附近污染源的影响,再生铝和电弧炉炼钢对周边大气中的二恶英影响更为显著。土壤中二恶英的浓度呈现出路边土>农田区>居民生活区;而土壤中dl-PCBs的浓度呈现出城市工业区>郊区工业区>居民生活区>郊区,整体上来看呈现出北部地区大于南部的特点。上海地区高氯代的二恶英存在大气向土壤沉降的趋势,其中OCDF的沉降通量最高;而低氯代dl-PCBs在土壤-空气界面的迁移方向为土壤向大气挥发,高氯代(PCB169口189)以大气向土壤沉降为主。对上海居民不同季节呼吸摄入二恶英类POPs污染物的风险研究表明,二恶英类POPs对儿童的暴露风险大于其对成年人的暴露危害,冬季摄入量大于夏季摄入量,与其他地区相比,上海居民的二恶英日呼吸摄入量与广州和大连地区相当。对上海市居民二恶英类POPs环境暴露量和环境风险的研究结果表明,二恶英的环境暴露对研究区域居民可能有潜在的健康风险,而dl-PCBs环境暴露对研究区域居民未构成明显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