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甲基亚砜基乙酰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疲劳活性研究

来源 :军事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2002h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疲劳是指脑力或体力到达一定阶段时必然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是机体主观感觉不适,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压力状态下必然会导致疲劳症状的发生,使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不能维持在正常状态。随着人类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疲劳现象变得更为普遍,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抗疲劳药物是缓解和消除疲劳的有效措施,目前发现具有抗疲劳活性的药物主要有红景天、西洋参、苯丙胺、哌甲酯、咖啡因等,存在疗程长、不良反应多等不足。因此研发新型、高效、安全的抗疲劳药物在军事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促醒药物莫达非尼结构为二苯甲基亚砜基乙酰胺外消旋体,具有一定的抗疲劳活性,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其抗疲劳活性相对较弱。本文以莫达非尼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化合物,从中发现具有显著抗疲劳活性的分子,揭示构效关系规律,为进一步发现高效安全的抗疲劳新药提供重要的实验参考。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1)二苯甲基亚砜基乙酰胺类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研究表明莫达非尼及其类似物的促觉醒活性药效必需基团可能为二苯甲基亚砜基乙酰胺结构,在其酰胺氮原子上引入不同的取代基,部分化合物仍具有较好的促醒活性。当前有关莫达非尼及其类似物的抗疲劳活性研究鲜见报道,本文参照文献有关莫达非尼的分子结构修饰策略,以莫达非尼为先导化合物开展抗疲劳活性分子的设计合成。具体设计思想为:保留药效基团并在酰胺氮上引入不同链状烷基和环状烷基,链状烷基取代体现链长变化且分为单取代和双取代,环状烷基体现环大小变化和有无杂原子,从而考察结构变化对抗疲劳活性的影响。因为结构中亚砜的硫原子为手性中心,所以设计的化合物存在外消旋化合物和手性化合物两种类型。以二苯甲硫基乙酸为起始原料,经过与胺的缩合、用30%H2O2氧化制得10个外消旋化合物C1-10;以外消旋莫达非尼酸(二苯甲基亚砜基乙酸)为起始原料,通过拆分试剂将其拆分为R-莫达非尼酸和S-莫达非尼酸,经过与胺的缩合反应制得20个手性化合物R/S-C1-10。30个化合物经~1H-NMR、13C-NMR和HRMS进行了结构确证。(2)R-目标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方法研究R-莫达非尼具有更长的作用时间,其不对称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代表性的方法是由二苯甲硫基乙酰胺不对称氧化而得。本文优化了此不对称氧化合成法,并用于R-二苯甲基亚砜乙酰胺类目标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首先以二苯甲硫基乙酰胺为起始原料,通过酒石酸二乙酯和钛酸异丙酯体系催化实现不对称氧化,考察了在乙酸乙酯和无溶剂两种条件下的合成效果。通过手性高效液相色谱(HPLC)归一化法测定和计算所得目标化合物对映异构体组成。优化的无溶剂条件下R-莫达非尼不对称氧化合成法,化学收率64.6%,ee:98.3%,具有良好的对映体选择性,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有望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将此方法用于R-二苯甲基亚砜乙酰胺类目标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以二苯甲硫基乙酸为起始原料,经与不同的胺缩合制得二苯甲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再采用R-莫达非尼的不对称氧化催化体系,比较乙酸乙酯和无溶剂两种条件下氧化制备R-构型目标化合物的效果。通过手性高效液相色谱(HPLC)归一化法测定和计算所得目标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组成,发现乙酸乙酯中化学收率41.0%~82.0%,ee:44.0%~98.0%;无溶剂条件下化学收率58.0%~89.0%,ee:22.0%~92.0%。提示该方法用于二苯甲硫基乙酰胺类底物的不对称氧化时,底物酰胺氮上的取代基对反应化学收率与手性纯度有较大影响,呈现的大致规律为链状烷基单取代对指标的贡献明显高于链状烷基双取代或环状烷基,取代基的链越长或环越大时指标呈现下降趋势,环状烷基含有杂原子时指标升高,出现此结果的机制可能是酰胺氮上取代基位阻越大,供电效应越强时对结果越不利。(3)目标化合物的抗疲劳活性评价与构效关系分析首先通过小鼠转棒疲劳实验模型,以莫达非尼和R-莫达非尼为阳性对照药,单次灌胃给药0.2 mmol/kg,评价30个目标化合物的抗疲劳活性。实验中化合物对小鼠体质量均无明显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莫达非尼,外消旋化合物C1、C3、C5和C8,可显著延长小鼠在棒上的停留时间(P<0.01),C1的结果优于莫达非尼(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R-莫达非尼,手性化合物R-C1、R-C4、S-C4、R-C5、S-C5、R-C8、S-C8和R-C10可显著延长小鼠在棒上的停留时间(P<0.01),R-C5、S-C5、R-C8、S-C8和R-C10的结果优于R-莫达非尼(P<0.01)。对转棒实验筛出活性较好的8个手性化合物R-C1、R-C4、S-C4、R-C5、S-C5、R-C8、S-C8和R-C10,开展运动后小鼠生化指标测定实验。以R-莫达非尼为阳性对照药,灌胃给药0.2 mmol/kg,每天1次,连续7天。通过酶标仪测定小鼠持续转棒运动20 min后血乳酸和血尿素氮含量,评价化合物对该生化指标变化的影响,进一步评价其抗疲劳活性。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R-C1、R-C4、S-C4、R-C5、S-C5、R-C8、S-C8和R-C10可抑制疲劳小鼠血乳酸和尿素氮水平的升高,其中S-C5、R-C8、S-C8和R-C10对小鼠血乳酸水平的影响优于R-莫达非尼(P<0.01),S-C4对小鼠血乳酸水平的影响优于R-莫达非尼(P<0.05),R-C5、S-C5、R-C8和R-C10对小鼠血尿素氮水平的影响优于R-莫达非尼(P<0.01),S-C8对小鼠血尿素氮水平的影响优于R-莫达非尼(P<0.05)。初步构效关系分析如下:对于外消旋化合物,在莫达非尼酰胺氮上引入链状或环状烷基后,部分化合物存在抗疲劳活性;对于手性化合物,在莫达非尼酰胺氮上引入链状二乙基、正丙基、二正丙基、二异丙基和吗啉环时化合物均具有较高抗疲劳活性,其中引入二正丙基、二异丙基和吗啉环后活性强于R-莫达非尼。上述分析结果表明,在二苯甲基亚砜基乙酰胺氮上引入适当的烷基可保留抗疲劳活性,链状与环状烷基之间无明显强弱之分,双链取代较单链取代有利,长度为3个碳的链状烷基和吗啉对抗疲劳活性更有利。综上所述,本课题以莫达非尼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30个二苯甲基亚砜基乙酰胺类目标化合物,其中27个化合物尚未见文献报道。活性评价发现4个外消旋化合物,8个手性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疲劳活性,C1优于莫达非尼,S-C5、R-C8、S-C8和R-C10优于R-莫达非尼。初步构效关系分析表明在二苯甲基亚砜基乙酰胺氮上引入适当烷基取代可保留抗疲劳活性,引入长度为3个碳的烷基链和吗啉环对抗疲劳活性更有利。优化了二苯甲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不对称氧化合成法,实现了无溶剂条件下含R-莫达非尼在内的R-二苯甲基亚砜基乙酰胺类化合物的不对称氧化合成,产物经75%乙醇重结晶进行纯化。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收率和对映体选择性,且条件温和、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考察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总结了酰胺氮取代基对反应对映选择性与收率的影响规律,为其进一步优化与推广使用奠定了基础。本文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此类结构化合物的设计合成、抗疲劳活性研究进而发现抗疲劳新药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参考。
其他文献
Perkow反应是最为经典的有机磷人名反应之一,系由W.Perkow等人于上世纪50~60年代逐步发展建立起来的。基于Perkow反应,可由亚磷酸三酯与α-卤代酮合成一类结构独特的有机磷化合物——烯醇磷酸酯。该类化合物是众多天然产物及农药分子的骨架结构,同时也是一类应用广泛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然而,经典Perkow反应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卤代酮底物毒性偏高及来源受限,反应产物缺乏顺反异构选择性等
学位
背景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位于整个血液系统的顶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能分化发育成为血液系统中各类细胞,被称为血液系统的种子细胞。HSCs自我更新和分化的动态平衡受到多方面因素的调节,尽管已经报道了调控造血稳态有关的多个关键因子,但是维持造血干细胞数量和功能稳态的精密调控机制仍然需要深入地探索和研究。c-Myc蛋白是MYC家族中的一员,作
学位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偏瘫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92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实施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分别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及干预12周后对病人的健康行为、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人
期刊
目的放射治疗是恶性癌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由于电离辐射的非靶向性作用于癌症组织,所以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癌组织周围正常细胞的周期、凋亡及DNA损伤修复也存在影响,导致机体多系统损伤甚至发生纤维化。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辐射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TGFβ1被认为是促纤维化因子。本实验室前期开展TGFβ在放射性肺纤维化作用与机制研究时,发现TGFβ3对小鼠放射性肺纤维化具有明显保
学位
背景:蚊是危害最严重的媒介生物之一,全球范围内共报道3 500多种蚊,其中300多种在我国被发现和鉴定,约占全部蚊种的十分之一。蚊能携带和传播的病原体种类较多,并导致多种危害严重的蚊媒传染病,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寨卡病毒病等。据WHO估计,全球每年新发疟疾病例2.12亿,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6.8万,登革热病例9 600万,基孔肯雅热病例69.3万,寨卡病毒病病例50万,疾病
学位
鼠疫由革兰氏阴性的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感染引起,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人畜共患病。鼠疫在人类历史上引起三次世界范围性的大流行,导致约2亿人死亡。肺鼠疫因其可通过气溶胶传播,传播速度快,病程进展迅猛,病死率极高,被认为是三种临床鼠疫类型中最危险的一种。而且气溶胶形式的鼠疫菌还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武器,因此肺鼠疫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卫生安全难题。疫苗接种是预防肺鼠疫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探索
学位
<正>比起小学数学教育,初中数学教育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内容更加复杂,需要学生在课堂上高度集中注意力,而且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初中数学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本就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只会让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大单元主题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期刊
研究背景:我国拥有着广阔的农业种植地,农药的使用不可避免。使用农药大大增加了农产品产量,带来经济效益,但长期或大量使用农药会使其残留在食物和环境中,通过饮食、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多种器官组织损伤,农药使用带来的危害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同时农药使用种类多样,常常混配、交替施用。不同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相互作用方式不同,其复合污染与单一污染对有机体的毒性效应会有所不同,联合暴露能够更加准确、真
学位
在动物生产中,黏菌素被长期作为生长促进剂添加在动物饲料中,这种做法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公共卫生安全方面带来重大隐患,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了多重耐药细菌的出现。随后,由于质粒介导的耐黏菌素mcr-1基因的发现及其广泛传播,2017年4月30日起,黏菌素被我国禁止作为促生长剂添加到饲料中。本研究旨在监测这一政策执行前后的畜禽源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变化以及分析mcr基因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分别在20
学位
纳米材料是当前材料领域的研究前沿,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为众多的基础领域带来了颠覆性的技术革命。二维纳米材料是纳米材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发现二维纳米材料具有非常独特的结构和众多的优异特性,能够广泛地应用于众多领域,随着世界各国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研究、开发和应用,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的技术革新,并且不断地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二维纳米材料抑菌特性在近年来才得到广泛的研究和报道,当前研究以石墨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