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度量和防范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ouyu_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中国金融系统的关键部门,其安全稳定运营是中国防范金融危机、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中国银行业规模持续增长,贷款质量保持稳定,各项指标符合监管要求,抵御风险的能力全面提升。但是,目前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传统银行业的经营隐患尚存,其生存发展还是面临着众多挑战。其一,大部分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存贷息差减少使得盈利空间缩小;其二,GDP增速放缓,许多中小企业利润下降,使得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上升;其三,表外业务和同业业务的高速发展,增大了金融杠杆,使得金融机构间的关联度增加,提高了银行业整体的风险水平;其四,理财产品等金融创新业务的开展延长了资金链条,而过长的资金链会降低资金从金融体系到实体经济的周转效率,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反而会对金融系统造成负面冲击,增大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稳定委员会和欧洲中央银行,系统性风险是对金融稳定性产生威胁的风险,这种威胁会对金融系统的绝大部分运作产生损害,并给整个经济带来重大的负面冲击。从该定义看出,系统性风险不等同于“系统风险”或“市场风险”,不属于“不确定性”的范畴;其本质是“金融危机”或“金融市场的崩盘”。因此,防范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实质是避免银行业危机的发生。虽然我国迄今并未爆发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但是,银行业内部的失衡和不稳定因素始终存在,2013年6月的“钱荒”事件就是佐证。2017年初,中国银监会提出,银行业发展要“稳中求进,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有鉴于此,研究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系统性风险的测度和预警机制,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主题是中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的度量和防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介绍系统性风险的定义和性质,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作用机制;第二、构建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度量模型,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第三、从宏观审慎视角,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提供政策建议。具体而言,系统性风险是宏观视角的具有全局性、传染性、复杂性和溢出性的风险,其中全局性和传染性是系统性风险有别于微观风险的最本质的特征。研究系统性风险要关注系统性风险的两个维度,即时间维度和横截面维度:其中系统性风险的时间维度是指金融系统脆弱性的增长,系统性风险从中不断地积累,对应系统性风险的成因;而横截面维度是溢出传染效应的负外部性对系统性风险的推动作用,对应系统性风险的作用机制。时间维度和截面维度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金融脆弱性是风险传染的基础和条件,而风险传染是金融脆弱性的外在表现,传染水平的多少反映了金融失衡度的高低。防范系统性风险,除了要认清系统性风险的性质,对系统性风险水平进行精准的度量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度量系统性风险要充分考虑时间和横截面两个维度特征,并总结出它们的联系;由此依次构建横截面和时间维度模型量化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横截面维度,本文首次将Copula函数引入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研究,通过构建时变的Copula-ΔCoVaR模型计算了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我国16家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传染),还利用面板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横向比较下,国有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高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工商银行的平均贡献最高;在纵向延展下,工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能够较好地刻画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变动,该指标对重大负面金融事件十分敏感,能够提前3—6个月对重大负面金融事件释放预警信号。影响因素方面,银行关联度和GDP增长率对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影响显著;再通过与QR(分位数回归)-ΔCoVaR和GARCH-ΔCoVaR比较,确定了Copula-ΔCoVaR的稳健性。时间维度,本文采用综合指数法来度量中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考虑了银行系统稳定性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性两个方面的因素,将ΔCoVaR、SRISK等传染性指标纳入综合指数的计算。还对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改进,结合相关分析和主成分贡献筛选基础指标,由此合成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综合指数FSI。利用FSI指数描述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或压力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FSI的走势与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状况相吻合,并在“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钱荒—股灾”这些负面事件期间显著地上升;充分说明FSI能够准确反映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时变特征。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让人们意识到了传统银行业监管的不足,监管当局有必要采用宏观审慎政策对系统性风险采取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管。宏观审慎政策引入了逆周期和外部性监管,是对微观审慎政策的改进与补充。宏观审慎的政策工具也有时间维度和截面维度两类,其中前者旨在熨平信贷周期,防止信贷过度繁荣引起金融失衡的积累。后者旨在降低金融关联,降低机构间负外部性对风险传染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监管当局还要注重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微观审慎政策等工具的搭配使用,各部门要统筹协调,相互合作;逐渐优化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做好对关键领域的风险防范和处置;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助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去杠杆;规范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让金融业回归服务实体的本源;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切实消除系统性风险的威胁,确保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
其他文献
<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户外运动中来,将其视为一种重要的体育休闲方式,并于21世纪初得到快速发展与普及。2005
会议
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环境以社会化方式进行着互动,并建立起生态适应关系。这一生态适应的实质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化与教育自然性的统一。我们把社会化与自然性结合的
在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地方通常采用高分辨率的片外ADC来实现,但却增加了产品的成本.而采用过采样方法,既可以不采用片外ADC,又能提高ADC测量的分辨率和信噪比,不仅很好地控制
交互式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有认知信息乃至情感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只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的中介者。而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语言活动,引起并促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推广,高中选修课的开设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选修课是一个新事物,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这样明确地被要求开设选修课。上海建平中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充分发挥城乡建设档案在城乡规划、建设及其管理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科学技
报纸
采用心理韧性量表、英语学习投入与学业绩效问卷,对城乡普通初中543名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心理韧性、学习投入与学业绩效状况及其关系,探讨了英语学习投入在心理韧性与英语学
课堂提问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设计、提问方式以
专利申请权能否质押,各国的立法态度并不相同,学术界对此也有争论。我国立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专利申请权可以质押。专利申请权是符合权利质权的适格条件的,应允许其作为质押
目的评价成人髁突骨折闭合性治疗的治疗效果,为髁突骨折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分析研究48例(55侧)经闭合性治疗的成人髁突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及临床随访资料,包括咬合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