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级别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组织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了解本地区不同级别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获得针对本地区不同级别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抗菌治疗方案,为临床糖尿病足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06月—2018年09月就诊于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感染患者92例,依据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法及糖尿病足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Wagner1级、Wagner2级、Wagner3级、Wagner4级及Wagner5级,并将Wagner1级、Wagner2级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定义为轻度感染组;Wagner3级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为中度感染组;Wagner4级、Wagner5级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为重度感染组。92例患者中轻度感染组43例,中度感染组24例,重度感染组25例。患者首次就诊处理创面时采集患者感染深部病损边缘的组织作为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并对不同级别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使用WHONET5.5软件对实验结果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其余统计指标均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不同级别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本研究共采集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组织标本92例,1例送检标本培养结果阴性,其余标本培养结果均为阳性,共培养出病原菌115株,其中20例标本培养结果为混合感染。轻度感染组送检标本43例,1例送检标本培养结果阴性,其余标本共培养出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6株(73.5%),革兰阴性菌12株(24.5%),真菌1株(2.0%)。导致轻度感染的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该组革兰阳性菌的总数58.33%。轻度感染组6例送检标本为混合感染。中度感染组送检标本24例,共培养出病原菌3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2株(37.5%),革兰阴性菌19株(59.4%),真菌1株(3.1%)。导致中度感染的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液化沙雷菌,分别占该组革兰阴性菌总数的36.84%、15.79%、10.53%。中度感染组5例送检标本为混合感染。重度感染组送检标本25例,共培养出病原菌3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2株(35.3%),革兰阴性菌21株(61.8%),真菌1株(2.9%)。导致重度感染的革兰阴性菌主要为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分别占该组革兰阴性菌总数的23.81%、19.05%、14.29%。重度感染组9例送检标本为混合感染。经统计分析,不同级别糖尿病足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分布具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543,P<0.05)。2不同级别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耐药性分析轻度感染组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庆大霉素、米诺环素敏感率分别为100%、100%、90.48%、90.48%;轻度感染组中多重耐药菌10株,约占该组病原菌总数的20.41%。中度感染组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液化沙雷菌,药敏试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吡肟敏感率分别为100%、90%、81.81%;中度感染组多重耐药菌8株,约占该组病原菌总数的25%。重度感染组主要病原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药敏试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率分别为91.67%、80.00%;重度感染组多重耐药菌13株,约占该组病原菌总数的38.24%。结论:1本地区不同级别糖尿病足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分布具有差异。本地区轻度感染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中度感染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重度感染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并且随着糖尿病足感染程度的加深,混合感染的患者比例逐渐增加。2本地区轻度感染主要病原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庆大霉素及米诺环素比较敏感;中度感染主要病原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吡肟比较敏感;重度感染主要病原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比较敏感。随着糖尿病足感染程度的加深,多重耐药菌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且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在逐渐增加。3在糖尿病足患者首次就诊时,可依据糖尿病足感染程度、临床特征以及本地区不同级别糖尿病足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经验性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重度感染患者可以采用联合用药,必要时可以结合外科手术等其他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