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常见病,目前全国约为600万患者。全世界发达国家早已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积极进行基础研究和药物开发。目前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化学药物由于其靶点明确,毒副反应大的缺点,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鉴于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通脑。故补肾疗法成为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重要途径。在理论研究中,我们首先对中医学关于老年性痴呆的概念及范畴进行了界定,从历代医家著作中可以看出,虽然中医学中没有“老年性痴呆”这一病名,但其临床症状、病因病机等在文献中则多有论述。根据这些特点可以认为,老年性痴呆在中医学中与“呆病”、“痴呆”、“健忘”、“善忘”、“郁证”、“癫狂”、“虚劳”等范畴关系至为密切。其次,我们对中医学关于老年性痴呆的病因病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病病位在脑,脑为元神之府,与五脏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互为影响。病本在肾,肾藏精生髓通于脑,并与心肝脾等功能失调、气血失常有关。病机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为精、气、血亏少,标实则与痰、瘀、内火等病理产物的蓄积有关。再次,我们对中医学关于老年性痴呆的证候学分类进行了探讨。通过文献检索并对文献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根据临床表现的特点,我们将该病总结划分为肾精气亏损型、肝肾亏虚型、脾虚痰阻型、气虚血瘀型、肝郁伤神型、心肝火旺型6个基本证型。然后,我们对中医学关于老年性痴呆的治疗原则及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我们认为老年性痴呆的治疗应该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针对根本原因“治病必求于本”,以填精益髓为基本原则,辅以健脾化痰、益气活血、疏肝解郁、清心泄肝等法。通过对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常用药物分析,我们认为补肾法应作为治疗老年性痴呆的首选治法。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采用著名中医药学家张珍玉教授的经验方——补肾益智汤(熟地30g、山药15g、山茱萸12g、丹皮9g、茯苓12g、泽泻6g、生龟板20g、牛脊髓15g、黄精15g、人参15g)治疗老年性痴呆,并对该方组方理论和疗效机制进行研究。补肾益智汤补泻共进,阴阳并重,于有形之药中求无形之神。既针对病本之虚,又兼顾病机之实,补肾调肝,健脾宁心,益气养血,填精补髓,活血化瘀,渗湿祛痰,体现出中医学整体综合调节、治病求本兼顾其标的治疗特色。在实验研究中,我们制备了去卵巢加Aβ(25-35)侧脑室注射大鼠痴呆模型。研究分为整体动物行为学、组织形态的变化和神经细胞凋亡三个方面进行。行为学研究表明,假手术组与AD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避暗试验错误次数AD模型组和中剂量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Morris水迷宫试验模型组和中剂量组相比,到达平台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之间在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无差别,而在该象限游泳的路程,假手术组与AD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这两组穿越平台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和Nissl body染色结果表明H.E.染色细胞核为蓝黑色,胞浆呈淡红色,坏死细胞呈均质红染的无结构物质,核染色消失。模型组损伤较为明显,给药组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Nissl body染色模型组的尼氏体消失,仅在胞膜上有少量残余,胞质呈苍白均质状染色,给药组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Hoechst33258染色显示正常细胞细胞核均匀着色,模型大鼠的海马细胞核着色不均匀,荧光增强,染色质聚集,核发生裂解。A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模型组早期凋亡细胞数量较假手术组有明显升高,而尼莫地平具有明显的抗凋亡作用,补肾益智汤组从低到高剂量的抗凋亡作用逐渐升高,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但是不及尼莫地平组作用强。通过动物实验,证明补肾益智汤可能是通过拮抗神经细胞凋亡,保护受损的海马和皮层神经元来改善侧脑室注射Aβ的OVX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工作记忆以及被动学习记忆障碍;以达到减缓、控制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