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不同年代出生女性婚配模式及其与心理压力的关系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siqyd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湖北省参加孕检女性的婚姻匹配模式现状及不同出生年代女性婚配模式的变迁,并探讨婚姻匹配模式与女性心理压力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以参加2016年湖北省国家免费孕前健康检查的239303名参检女性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出生年代划将研究对象划分为1970~1974(70后)、1975~1979(75后)、1980~1984(80后)、1985~1989(85后)、1990~1994(90后)、1995~1999(95后)6个年份。提取孕检资料中包含的一般人口学和心理状况信息,运用SPSS17.0软件描述性分析参检夫妇婚姻结构现状(婚龄匹配、教育程度匹配、户籍匹配、职业匹配、身高匹配)及其随出生年代的变迁。在此基础上,以参检女性心理压力有无为反应变量,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分析,并以婚龄匹配、教育程度匹配、户籍匹配、职业匹配、身高匹配、出生年代为解释变量对女性心理压力状况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结果:
  1、婚姻匹配模式
  (1)2016年湖北省参加免费孕前健康检查的女性中,婚龄匹配为“男大女小”、“男小女大”、“男女同龄”的占比分别为70.6%、14.6%、14.7%。男小女大婚龄差值为1.84±1.358岁,男大女小婚龄差值为3.44±2.477岁。“男小女大”和“男大女小”模式的婚姻里“1~3岁”婚龄差分别占比为90.4%、60.7%。不同特征女性的年龄匹配模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男小女大和男女同龄模式占比升高,男大女小模式占比降低。城市男小女大和男女同龄模式占比高于农村,男大女小模式占比低于农村。职业为轻体力劳动者的女性年龄匹配模式为男小女大和男女同龄的占比高于其他职业的女性。随着身高的增加,男小女大模式占比降低。
  (2)教育程度匹配为“男女同等”、“男低女高”、“男高女低”的占比分别为74.9%、11.4%、13.7%。其中“低1级”在“男低女高”和“男高女低”的占比分别为82.1%、84.7%。不同教育程度、不同户籍、不同职业、不同身高女性的教育匹配模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男低女高匹配模式占比升高。城市教育程度匹配男低女高模式占比高于农村,男女同等和男高女低模式占比低于农村。职业为轻体力劳动者的女性教育程度匹配模式为男低女高的占比高于其他职业的女性,职业为农民/工人的女性教育程度男女同等匹配所占的比例高于高于其他职业的女性。随着身高的增加,男低女高模式占比降低。
  (3)户籍性质“相同”和“不同”的婚配分别占调查总体的92.4%、7.6%,跨户籍匹配中女城市男农村占62.6%。不同教育程度、不同户籍、不同职业、不同身高女性的户籍匹配模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来看,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户籍同质匹配模式占比降低,异质匹配占比升高。城市户籍同质匹配模式占比低于农村,异质匹配占比高于农村。职业为农民/工人的女性户籍同质匹配比例最高,异质匹配比例最低。随着身高的增加,同质匹配模式占比降低,异质匹配占比升高。
  (4)职业“相同”和“不同”的婚姻分别占调查总体的81.9%、18.1%。不同教育程度、不同户籍、不同职业、不同身高女性的职业匹配模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来看,教育程度为初中的女性,职业同质匹配模式占比最高,教育程度为大学/大专女性同质匹配占比最低。城市职业同质匹配模式占比低于农村,异质匹配占比高于农村。职业为农民/工人的女性职业同质匹配比例最高,异质匹配比例最低。随着身高的增加,同质匹配模式占比降低,异质匹配占比升高。
  (5)身高匹配中“男高女低”、“男低女高”、“男女同高”分别占调查总体的96.8%、1.3%、1.9%。男矮女高身高差值为3.05±2.161cm,男高女矮身高差值为12.39±5.148cm。不同教育程度、不同户籍、不同职业、不同身高女性的身高匹配模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男低女高和男女同等匹配模式占比降低,男高女低占比上升。城市身高匹配男低女高和男低女高模式占比高于农村,男女同等模式占比低于农村。职业为轻体力劳动者的女性身高匹配模式为男高女低的占比高于其他职业的女性。随着身高的增加,男低女高和男女同等匹配模式占比增加,男高女低占比降低。
  2、婚姻匹配模式的变迁
  (1)“男大女小”匹配模式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且随出生年代推迟,占比升高。“1~3岁”婚龄差长期居主导位置,且总体上随出生年代推迟占比升高。“4~8岁”、“8岁以上”婚龄差值占比差别较小,且随出生年代推迟而降低。“男大女小”婚姻匹配模式中婚龄差值随出生年代推迟差距扩大。“男小女大”婚姻匹配模式中婚龄差值随出生年代推迟差距缩小。
  (2)“男女同等”教育程度匹配模式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不同出生年代中均以“低1级”的跨级匹配为主,且跨级构成比均不随出生年代推迟变迁。
  (3)不同出生年代中均以户籍均以“相同”匹配为主,且构成比基本不随出生年代推迟变迁,“女城市男农村”占比升高,“女农村男城市”占比降低。
  (4)不同出生年代中职业均以“相同”匹配为主,且构成比基本不随出生年代推迟变迁。
  (5)“男高女低”匹配模式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男低女高”、“男女同等”2种模式占比较低且差别不大,3种身高匹配模式占比基本不随出生年代变化。3、匹配模式与女性心理压力关系
  研究女性中自报有心理压力的有21409人,占总体的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差、教育差距、户籍、出生年代均与女性心理压力相关(P<0.05),而身高差与女性心理压力无关(P>0.05)。与夫妻年龄差不超过3岁女性相比,丈夫大4~8岁、丈夫大8岁以上、丈夫比妻子小3岁以上女性有心理压力的风险分别为1.037倍、1.204倍、1.245倍。与夫妻教育程度相同女性相比,丈夫学历高一级、丈夫学历高一级以上、妻子学历高一级、妻子学历高一级以上女性有心理压力的风险分别为1.141倍、1.868倍、0.938倍、0.886倍。与夫妻户籍性质相同的女性相比,夫妻户籍性质不同的女性有心理压力的风险分别为0.689倍。与夫妻职业性质相同的女性相比,夫妻职业性质不同的女性有心理压力的风险分别为1.501倍。与1970~1974年出生女性相比,1970~1974、1975~1979、1980~1984、1985~1989、1990~1994、1995~1999出生年代的女性有心理压力的风险分别为1.294倍、1.319倍、1.385倍、1.500倍、1.871倍。
  结论:
  1、湖北省不同特征女性夫妻匹配模式具有差异,但总体来看,在年龄上呈现男大女小,身高上男高女低;在教育、户籍、职业上趋同。
  2、随着时代变迁,上述婚姻匹配模式没有实质性变化。
  3、女性在孕前存在一定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与婚姻匹配模式有一定关系。
其他文献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从微生物角度解决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低温污水生物处理效果差的问题。通过模拟自然降温过程,分析了低温对于活性污泥系统的降解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能力、吸附与沉降性能、氮、磷的去除效果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从微生物学角度初步阐释了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对于寒冷地区生活污水处理厂设计参数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该文以吡啶和吖啶作为煤的含氮模型化合物,在石英管常压平推流反应器中进行了600~1300℃范围内的热分解和水蒸气气化实验,探讨了影响氮分布的因素,其中包括温度、停留时间以及H/N(HO与模型化合物的摩尔比)对氮转化的影响.用离子色谱对模型化合物热分解和水蒸气气化中生成HCN和NH的浓度进行了测定,并使用红外光谱和色质谱联用仪对反应中的液体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以铁氧体原料α-FeO的国家标准分析方法为基础,得到了精铁矿粉中微量SiO含量测定的一种新方法,重点探讨了操作过程和条件,通过与仪器分析结果对比可知:该法具有精确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和测定范围宽等优点,为精铁矿粉的除硅加工提供了分析上的保证;以精铁矿粉为原料,研究出了通过碱洗除硅、再经催化氧化制备高质量α-FeO的工艺,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优化的工艺条件,产品主要指标为:FeO≥99.82%,
学位
目前,用水解法制备的二氧化钛(及其掺杂)粉末,大多得到粒径分布较宽的粉体,在应用研究方面大多集中在环保领域.本论文研究了无机盐水解法制备粒径分布较窄的二氧化钛及其掺杂粉末,并应用于分子重排反应.对环氧苯乙烷经分子重排反应(又称异构化反应)制备苯乙醛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对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用硫酸钛沸腾回流水解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末有着显著的优点,成本低,工艺简单,但文献报道的水解率最佳只
学位
从1986年至今,微波促进有机反应的研究已发展成为一门引人注目的全新领域-MORE化学(Microwave-Induced Organic Reaction Enhancement Chemistry).1893年Biginelli首次报道了乙酰乙酸乙酯、芳香醛和脲在浓盐酸催化下于乙醇中加热回流18h得到了3,4-二氢嘧啶-2-酮衍生物,这一合成法称为Biginelli反应.近十年来,研究发现3,
学位
该文通过多种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光催化剂,并对其催化活性进行比较分析,发现BiO-VO和BiO-YO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并对催化剂制备的有关影响因素,如物料配比、焙烧温度及焙烧时间等进行了研究.采用固体漫反射紫外扫描(DRS)、X射线衍射(XRD)、综合热分析(TG-TDA、DSC)、傅立叶红外扫描(FT-IR)、正电子湮没(PLS)等现代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关联其活性数据,得出催化
该论文在对国内外光催化氧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溶胶-凝胶法在石英光学纤维上成功制备了牢固的锐钛矿型TiO2膜,设计了两种新型的光学纤维载TiO2膜光催化氧化反应器:聚光型光催化氧化反应器和非聚光式光催化氧化反应器.选取苯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4-氯酚三种有机物以及自来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有机物浓度测定、TOC测定、紫外扫描、紫外254nm吸光度(A254)、液相色谱分析
学位
本研究通过四个试验研究了不同大豆油、精料、碳酸氢钠和莫能菌素水平对绵羊瘤胃和血浆中顺9,反11-共轭亚油酸(c9,t11-CLA)和反11-油酸(C18:1t-11)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大豆油水平能够提高瘤胃内容物和血浆中反11-共轭亚油酸和反11-油酸的含量,大豆油的添加水平不宜超过4%;提高精料水平会降低瘤胃内容物和血浆中反11-共轭亚油酸和反11-油酸的含量,为提高瘤胃和血浆中反11-共轭
学位
目的:探究妊娠期室外空气污染物的暴露与子代发育迟缓之间的关联。  方法:本研究在湖北省武汉市开展了一项横断面调查,以青山区及武昌区三所幼儿园全部在读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了儿童及父母的相关资料,包括儿童性别、月龄、出生体重、胎龄、生产方式、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产次、母亲身高、孕期母亲二手烟及酒精暴露、孕前及分娩时母亲体重、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情况等信息。通过问卷
学位
目的:评价PM2.5中碳质组分对健康大学生PEF的急性影响。  方法:本研究采用小组定群研究方法,选择37名健康在校大学生,持续测量早晚肺功能PEF,同时监测细颗粒物含碳组分质量浓度和温湿度变化。研究分四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均持续14天,秋季(2009年10月29日~2009年11月11日)、冬季(2009年12月23日~2010年1月5日)、春季(2010年3月24日~2010年4月6日)、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