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对比胃腔液体充盈超声检查与胃镜对同一疾病的诊断,探讨胃腔液体充盈超声诊断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9年1月因上腹不适等症状就诊于我院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以及身体健康检查者293人,患者同期完成胃镜及胃腔液体充盈超声检查,就两种检查对常见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检出情况对比分析。对于可疑胃癌及癌前疾病患者156例,两种检查分别与病理结果金标准对比分析,计算其诊断符合率,并计算两种检查诊断相应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于经病理确诊的良、恶性疾病,统计分析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诊断的血流分级是否能有效区别疾病良、恶性程度。结果:1.胃腔液体充盈超声检查对293人中胃食管反流、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胃癌、十二指肠-胃反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十二指肠球炎的疾病检查阳性率分别为19.11%、92.83%、5.46%、12.68%、11.95%、7.50%、21.50%、5.12%、15.36%,而胃镜对以上人群的疾病相同疾病的检查阳性率分别为15.02%、96.23%、14.67%、16.38%、13.99%、8.19%、17.04%、9.21%、19.80%。对比各个疾病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阳性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疾病阳性率比较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可疑胃癌及癌前疾病患者以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胃腔液体充盈超声检查诊断萎缩性胃炎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1.57%、96.61%、75.00%、81.43%;诊断胃息肉分别为71.74%、96.36%、89.19%、89.08%;诊断胃溃疡分别为72.09%、96.46%、88.57%、90.08%;诊断胃癌分别为86.36%、97.76%、86.36%、97.76%。而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100%、95.76%、88.37%、100%;诊断胃息肉分别为100.00%、98.18%、95.83%、100.00%;诊断胃溃疡分别为93.02%、99.11%、97.56%、97.39%;诊断胃癌分别为90.91%、97.01%、83.33%、98.48%;3.胃腔液体充盈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95例,其诊断符合率为60.89%,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144例,其诊断符合率为92.31%,对比胃腔液体充盈超声及胃镜的诊断符合率,运用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4.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5例,进展期胃癌17例;胃腔液体充盈超声检出早期胃癌与病理检查相符者3例,进展期胃癌与病理检查相符14例。胃腔液体充盈超声检查对早期胃癌其诊断灵敏度为60%,特异度为82.35%;对进展期胃癌其诊断灵敏度为82.35%,特异度为60%;5.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疾病血流进行分度,良性病变的血流信号较少分级多为0~Ⅰ级,恶性病变的血流信号丰富多为Ⅱ~Ⅲ级。癌前疾病指有可能发展为癌的良性病变,选取胃腔液体充盈超声检查与病理相符的95例患者的血流信号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癌前疾病与癌变的血流信号分级不同。结论:1.对于反流情况,胃腔液体充盈超声可实时观察助显剂的反流状态,能避免胃镜检查下的假阴性结果;2.胃腔液体充盈超声检查可以观察病灶浸润、淋巴结及腹腔脏器转移,为患者的围手术期诊疗提供较为可靠的指导意见;3.胃腔液体充盈超声检查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可以较有效的区别胃良、恶性病变;4.对于非反流情况的其他疾病,胃腔液体充盈超声检逊色于胃镜检查,仍需联合胃镜共同诊断,作为胃镜的有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