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包括两个部分:(1)颈部血管超声(Carotid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评估三氯化铁(Fecl3)诱导兔急性颈动脉血栓模型的可行性;(2)建立颈动脉血栓诱发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的实验研究。第一部分 颈部血管超声评估Fecl3诱导兔急性颈动脉血栓模型的可行性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评估Fecl3诱导兔颈动脉血栓模型的可行性,建立一种简单、快速而又符合临床自发血栓形成机制的动物模型。方法:1.模型兔分组:利用三氯化铁(Fecl3)的化学氧化作用诱导兔颈动脉内膜损伤,制备兔急性颈动脉血栓模型。将9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三组(A、B、C组),每组3只。采用70%Fecl3浸润左侧颈总动脉,分别对A组浸润10mins、B组浸润20mins、C组浸润30mins。浸润前对3组模型兔行实验室D-二聚体检测。2.麻醉及超声检测:将100mg氯胺酮和10mg安定加0.9%生理盐水稀释到8ml,首剂1ml/kg,肌肉注射,进入麻醉状态,应用14L超声高频线阵探头体表测量左侧颈总动脉管径以及收缩期峰值流速。随后解剖分离出左侧颈总动脉,Fecl3滤纸片浸润相应的时间(10mins、20mins、30mins),浸润结束后逐层缝合,随即体表血管超声测量实验段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并评估血栓占据管腔比例。3.病理检测:实验结束后立即取出各组实验段颈总动脉,4%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行HE染色检测。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行LSD检验。所有假设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造模前3组模型兔基线资料结果:3组模型兔颈总动脉管径分别为1.730±0.106mm、1.670±0.183mm、1.670±0.216mm(p>0.05),收缩期峰值流速分别为 77.461±9.123cm/s、76.345±6.551cm/s、78.617±7.471cm/s(p>0.05),血 D-二聚体指标分别为 0.133±0.016mg/L、0.121±0.018mg/L、0.127±0.019mg/L(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2.造模后3组模型兔超声检查结果:A组实验段颈总动脉内未见明显血栓形成,收缩期峰值流速较造模前无明显差异(p>0.05);B组可见非梗阻性血栓形成,血栓占据管腔比例为58.10±9.83%,收缩期峰值流速较造模前明显增快(p<0.05);C组可见梗阻性血栓形成,血管闭塞。3.病理检测结果:A组实验段颈总动脉未见血栓结构,B组、C组实验段颈总动脉HE染色可见混合血栓结构。结论:70%Fecl3诱导的兔颈动脉血栓模型可靠、快速,病理结构更接近于临床自发性血栓形成的组织学形态特征,为今后的溶栓治疗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第二部分 建立颈动脉血栓诱发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Fecl3不同浸润时间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的成功率。方法:1.模型兔分组: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A组,B组,C组),每组8只。采用70%Fecl3浸润左侧颈总动脉,分别对A组浸润10mins,B组浸润20mins,C组浸润30mins。2.神经缺损评分:24h后随机对3组模型兔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urdy评分)。3.MRI检查:Purdy评分结束后,对3组模型兔脑行MRI检查,检查序列为DWI、T1WI、T2WI-FLAIR。4.病理检测:实验结束立即安乐处死后取出脑组织,4%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行HE染色检测,评估每组模型兔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的成功率。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行LSD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所有假设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Purdy 评分:A 组、B 组、C 组的 Purdy 评分分别为 1.700±0.949 分、6.000±1.155分、8.400±2.171 分,C 组兔 Purdy 评分高于 A 组、B 组(p<0.05)。2.MRI检查结果:A组MRI检查均未见异常信号;B组DWI显示左侧大脑半球区域点状高信号,T1WI、T2WI-FLAIR未见异常信号;C组DWI显示左侧大脑半球区域点状、片状高信号,T1WI、T2WI-FLAIR未见异常信号。3.病理检测结果:A组脑组织HE染色未见异常,B组、C组脑组织HE染色可见梗死灶。4.建模成功率:A组、B组、C组建模成功率分别为0,100%,62.5%。结论:Fecl3诱导的兔急性颈动脉血栓可用于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浸润颈动脉20mins,建模成功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