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着极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朝政中心的佛教,如长安佛教、洛阳佛教,则更多参与政治生活,僧侣文人有着更多的政治理想。庐山佛教是典型的远离朝政的佛教代表,自慧远沙门不敬王者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在野传统,庐山佛教在中国佛教发展的进程中,亦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慧远时代的庐山佛教更是佛教中国化的转折点。故此,庐山佛教文学的研究,带有着极为明显的地域性和阶段性特性。本文将晋唐庐山禅诗作为研究对象,对诗僧和文人禅诗一并收录研究,旨在研究佛子和文人在庐山特有的宗教氛围之下,其诗歌创作的特点。又将庐山禅诗置于东晋至晚唐五代,注重把握佛教的中国化及发展历程对文人以及诗歌的影响。笔者在对庐山禅诗的整理过程中,为更好的对庐山禅诗进行分析解构,力求更全面的把握佛教文学的整体风貌,将庐山禅诗大致分为六种不同的类型,分六章分述。此六类分别是佛理诗、追慕诗、清修诗、唱和赠酬诗、慕佛文人诗和咏庐山诗,这是根据庐山禅诗特有的创作基础进行分类整理研究的,其中有一个内在逻辑,即:一般的禅诗研究大致有两个部分,佛理和禅境。佛理诗是指在诗歌中阐释佛教义理的诗歌,其重点在于说理,阐述玄妙的佛教理论。魏晋南北朝的佛教诗歌由于清谈玄学的盛行,诗歌便多以说理为主,慧远时诗歌本体开始有了变化,慧远注重在山水中修行的感悟,并将对山水引入诗歌,但此阶段对山水的描写仍是对禅悟佛法的辅助,故仍将其归类为佛理诗。追慕诗是庐山佛教特有的诗歌创作,是对慧远及庐山典故的追慕所作,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是其他佛教人物无法企及的。清修诗、唱和赠酬诗和慕佛文人诗的分类,是将僧人在佛门中修行生活的诗歌创作归在清修诗类,慕佛文人在佛门中生活、感悟的诗作归为慕佛文人诗,二者创作主体不同,分而述之,而唱和赠酬诗是僧人与文人之间往来赠答之作,是上述二类之间的过渡,诗僧与文人的交往促进了佛教诗歌的繁荣和发展。最后一类是一般文人因各种机缘往来庐山游山、游寺,在佛教氛围之下,对佛教有所感悟之作。此六类中的后四类皆属禅境之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