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阳拉话戏调查与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udemire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昔阳拉话戏作为山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昔阳县东南部的三都乡路家峪村一带。拉话戏是以当地民间歌舞“拉话”为基础,逐步形成的新剧种,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拉话戏的表演共八人,行当分花脸、老生、小生、小旦四种,每个角色均为二人。据老艺人讲,“拉话”最初叫“文故事”,后来随着民间文艺活动的频繁,人们逐渐丰富了它的故事情节。“文故事”表演的主要动作是“拉鞭”,久而久之,人们把“文故事”叫成了“拉话”。“拉话”作为民间歌舞表演,最初仅在传统节日、庙会祈神时演出,并没有扩大其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拉话”在舞步上有了新变化,队形上做了新调整,“拉话”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了新发展,在历次的民间艺术汇演和群众文艺活动中,都颇受人们的喜爱。   1980年,昔阳县有关部门组织戏剧工作者根据“拉话”传统节目《崔虎抢亲》创作了《闹洞房》,该剧在传统“拉话”的基础上增加了武旦、小丑等行当,在“拉话”传统单曲体演唱的基础上吸收当地民歌小曲,采用重复和回旋的方式丰富了调式。改革后的“拉话”有了戏剧冲突,由“讲故事”发展为“演故事”,增强了舞台的表演性。此次改革标志着昔阳“拉话”正式由民间歌舞发展为地方戏曲剧种。此后,在各级文化部门的大力扶持和2006年的全新改革后,拉话戏再一次焕发青春,成为晋中市较有影响力的民间艺术活动。多年来,昔阳拉话戏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顽强的生命力,牢牢扎根民间,融入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当中。   拉话戏的表演者在表演拉话戏时,伴着沉稳有力的节拍,做出各种步法与队形的变化,用圪节鞭、竹板、八角鼓、钱杆四种道具配合“拉”、“打”、“拍”、“转”的动作,形成了拉话戏独特的表演方式。这种刚柔相济、粗中有细的民间表演艺术,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2008年昔阳拉话戏入选晋中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4月24日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尽管在社会发展和现代多种文化形式的冲击下,昔阳拉话戏仍旧保留着它的传统形式,但伴随表演传统拉话戏的民间艺人相继离世,拉话戏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危机。虽有各级地方政府与文化部门极力保护,但依然难以挽回其日渐衰落的命运。尽管昔阳拉话戏两次以民间舞蹈的名义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没有被申报为戏曲类项目。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拉话戏的民间舞蹈艺术方面,缺乏对其作为地方戏曲剧种的系统研究,并且也未在艺人班社、拉话戏的生存发展及其与井陉拉花的关系等方面有所涉足。本论文试图通过对现有文字资料的挖掘与整理,结合田野调查的方式,把拉话戏作为地方戏曲剧种来进行整体研究,探索地方小戏生存和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一,拉话戏的生存环境、前人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二,拉话戏的发展脉络,关于拉话戏来源的民间传说,拉话戏剧目的分类研究,并整理补充了拉话戏表演者的资料。三,拉话戏的音乐、表演与舞美艺术特色。四,昔阳拉话戏的生存现状及其未来发展。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昔阳拉话与井陉拉花进行比较,通过实地调查与现存文物的实证比较得出结论:昔阳拉话的产生应早于井陉拉花。拉花是由山西传入河北,进入河北后又结合当地民间艺术形成了自己新的特点。
其他文献
新中国领袖,这些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凭借其可歌可泣的历史功绩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震撼的影响。他们为新中国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建设鞠躬尽瘁,并曾以其个人独特魅力征服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样也带来了教育界的思想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单纯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知识的来源只限于课本书籍,随着信息技术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单一教学
期刊
汪廷讷是一位活动于明万历时期的戏曲家。这位处于传奇勃兴时期的戏曲家,创作了大量的戏曲作品。杂剧有9种,确定的传奇有15种,也不乏散曲、小令、诗歌等。在这些创作中,汪氏的传
期刊
随着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发展,窗棂纹饰作为建筑内外环境装饰中一个重要的装饰符号,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各式建筑室内空间中,尤其是在室内装饰层面上,人们用借鉴的手法,在各式装饰形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