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际贸易中国际结算方式主要有三种:信用证(L/C)、托收(OC)和电汇(T/T)。托收是出口商把货运单据交给托收银行,委托托收银行通过代收银行办理货款的回收;电汇是进口商直接通过汇款银行把货款汇付给出口商的结算方式。这两种结算方式是以商业信用为基础的,办理国际结算的各相关银行对买卖双方的交货、履约、付款过程中的一切风险都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只是按照买卖双方的委托,承担受托办理和支付中介的角色,因此进口商和出口商在整个的贸易过程中要自己承担相应的风险。正是由于商业信用的不可靠性,代表银行信用参与国际贸易的信用证便应运而生,信用证结算方式把由进口商履行付款责任转变为由银行有条件地履行付款,其中的条件就是出口商提供的单据要完全与信用证的要求相符。银行信用参与其中的信用证结算方式既保证了出口商安全迅速地收到货款,也保证了进口商按时收到货运单据,从而得到货物。因此,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托收和电汇结算方式的弱点,同时为银行信用介入商业信用领域找到了切入点。不同的结算方式有其不同的规则、特点和流程,运用过程中进出口双方和银行存在不同的业务风险,托收和电汇方式的交货履约几乎完全依靠进出口双方的信用,而信用证由于存在不能提供完全相符单据和欺诈的可能,三种结算方式表现出不同的风险特征,怎样利用其各自的优点避开缺点以降低业务风险,同时针对不同的贸易客户,采用不同的单一或混合结算方式,使贸易双方和相关银行都能够各得其所,从中受益,对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把当前国际贸易中使用最频繁的三种结算方式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介绍了三种国际结算方式的概念、特点以及不同的结算流程,研究各结算方式项下当事人(主要是指出口商、进口商及相关银行)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在剖析案例的基础上,分析各相关当事人于进出口贸易环节中在不同结算方式项下所面临的风险,并对如何防范业务风险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化解风险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和研究。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并对目前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广泛的信用证、托收及电汇等结算方式的概念、特点做了说明,同时对三种结算方式的使用条件、适用的国际贸易规则以及对进出口商的利弊进行了比较。第二部分主要对不同结算方式项下各当事人在国际贸易中在不同条件下存在的贸易风险进行分析,在对国际结算业务相关案例进行分解剖析的基础上,从不同侧面揭示当事人在不同结算方式项下风险存在的原因以及因其带来的后果。第三部分是对不同结算方式项下各当事人在贸易环节中面对出现的不同风险如何进行防范,采取何种措施化解风险,减少风险发生带来的经济损失。要在做好贸易对手资信调查的基础上,掌握各种结算方式项下的国际贸易规则,学会如何利用贸易规则和法律手段处理贸易纠纷以化解风险,从而能切实维护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