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涉主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从外部对另一个主权国家的内部事务或另两个国家间关系的专横干预。这种干预与一般的干预(包括劝告、建议、调解等)不同,它具有强制的形式,是一种不理会受干涉国同意与否的行为,目的是迫使干涉对象做原本不会做的事或是阻止它做本来可能要做的事。这种干涉常常与暴力或暴力威胁相联系。有时,即使表面上与暴力没有关系,但实际上是以暴力为后盾的,因为干涉主义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它可能使用的暴力。新干涉主义是指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流行的一种以捍卫人道主义和西方“民主”、“人权”、“人类普通的价值观”为借口,以武力干涉他国内政为手段,以推行霸权主义和构筑有利于西方的国际关系秩序为目的的思潮和理论。新干涉主义包括以“人权高于主权”为核心的一系列新论调,诸如,“人权高于主权”、“内战非内政”、“主权有限论”、“人权无国界”、“边界不定论”等。新干涉主义思潮在一些西方国家的政要、政界人士和国际组织领导人中广泛流行。20 世纪 90年代初,首先由西方学者提出新干涉主义的思想,但是并未引起中国学者的足够重视。科索沃战争的发生,标志着新干涉主义理论的日趋完备,它对国际关系造成了重大影响,其影响已远远超出巴尔干和欧洲范围,具有广泛深远的世界性意义。新干涉主义向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西方霸权主义的进攻性和冒险性,给中国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此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随着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世界上获得了全面优势地位,尤其是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十多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实力,利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 147<WP=155>的机会,仰仗在世界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大肆推行新干涉主义政策。特别是美国试图在两极格局解体之后建立单极格局,实现美国统治下的和平。冷战结束后的新干涉主义更具有欺骗性、侵略性和危险性。认清新干涉主义的实质与特点,对于坚决反对新干涉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已经掌握的资料中尚无学者完整系统地从西方国际政治理论基石——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出发去研究新干涉主义的缘起。新干涉主义的产生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是以整个西方文化为根基、以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为背景、以原有的老干涉主义为基础而产生的。深刻剖析新干涉主义的理论渊源有助于我们深刻掌握新干涉主义的理论实质,为进一步研究和把握新干涉主义的发展走势打下良好的基础。理想主义通过对于完美事物、终极目标和应然状态的设定,一向表现为历史中永不默许的抗拒因素。理想主义认为,力量因素对国际政治有一定影响,但力量因素并不是实现和维护和平的唯一有效的条件。强调国家的政治制度、国际集体安全体系和国家间贸易的发展同国际秩序的密切关系,认为通过国家制度、价值观念、道德教育唤醒“人类良知”。具体说来,一方面从美国价值观出发,在全世界追求“人权”,在某些情况下运用经济援助和安全援助、甚至直接的军事干预来促使一些国家的政权发生变化或减轻其国内严重侵犯人权的状况;另一方面运用“人权外交”作为冷战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和后冷战时代与不同政治制度国家斗争的工具。虽然在西方学术界现实主义学说已没有市场,但在官方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现实主义思想家习惯于用利益、权力的对抗观念来认证和维护国家利益。从发展历程来说,现实主义可以被划分为古典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其中结构现实主义是新现实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现实主义内部还可以划分为防御现实主义和进攻现实主义,另外文化现实主义、政府中心现实主义也是新现实主义的组成部分。不论是哪个版本的现实主义都共有以下假设:强调彼此冲突的集团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力量和大国关系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在一个以无政府状态和利益冲突为特征的世界上,力量和大国关系 148<WP=156>将是国际事务乃至整个政治生活的主要特点。现实主义者视军事力量为政治事务的最终决定力量,同时也重视其他形式的力量比如说经济力量的重要性。现实主义认为,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是确保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防止任何国家对美国的挑战。只要出现一个潜在的同等竞争对手,美国就要寻求遏制它,以确保美国作为世界唯一霸主的地位。现实主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实质。 归纳起来,新干涉主义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理论的欺骗性。维护作为人类普遍价值的人权,确实具有相当的蛊惑性,因为世界上的确大量的存在着侵犯人权的现象。不论是人的生存权、发展权,还是公民权、政治权,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仍然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并不是以维护的人权为目的,相反是以维护人权为借口,以实现自身的利益为真正目的。第二,实施干涉行动的主体的集体性。在维护美国“生死攸关”的国家利益时,美国是不惜“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