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问题是阻碍我国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付诸巨大努力,将农村扶贫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时至今日,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度缩减,整体贫困程度得以巨大缓解,但新时期下的贫困问题又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传统的由行政主导的扶贫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扶贫形势的需求,创新扶贫模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势在必行。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主体,其相对于政府和NGO而言,具备独特的市场资源优势,其参与扶贫可以帮助贫困对象有效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对接,通过产业发展等手段实现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因此,研究如何引导和促进企业扶贫开展具备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四川省企业扶贫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研究和模式分析,探索企业扶贫的发展路径,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研究背景和目的进行了概述,并针对贫困、反贫困理论和企业参与扶贫的研究现状开展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企业扶贫的理论基础,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梳理了企业扶贫的行为界定,然后对涉及企业扶贫几个理论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的理论分析则从企业扶贫的市场供需入手,并从行为动机、组织结构和行动效率三个维度对企业、政府、其他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展开比较。第四部分是论述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下企业扶贫的时代意义。第五部分则整理了四川省的企业扶贫的发展态势,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了企业扶贫的实践现状和主要问题。第六部分是模式分析,以不同主体合作为视角,总结了四类企业扶贫模式,并对四类模式进行比较。最后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从实际操作层面对政府部门提出如何引导企业扶贫进一步开展的建议,以期有助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