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辞学家将隐喻定义为一种修辞手段并认为其与人类的认知系统无关。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事实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他们指出隐喻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隐喻广泛的存在于日常生活用语当中,它不仅影响我们的谈话方式,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不同的思维方式会赋予不同的隐喻以不同的文化特征。人类的大多数概念机制其本质都是隐喻的。因此,人们应该意识到隐喻对语言和认知的重要性。正是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翻译研究中,隐喻的翻译变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的角度研究经济文本中隐喻的英汉翻译。本文语料来源于中英主流经济杂志和报纸,例如《华尔街日报》、《经济学家》、和《纽约时报》。在前人定量研究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论文首先列举了六个英汉经济文本中典型的概念隐喻:经济是旅行,经济是战争,经济是人,经济是体育活动/比赛,经济是家庭,经济是食物。前四个概念隐喻在中英经济文本中的使用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语言的表达层次上略有不同。经济是体育活动/比赛,这个概念隐喻在英语经济文本中使用较多,而经济活动是家庭,和经济活动是食物,这两个概念隐喻在中文经济文本中普遍存在。英汉语之间概念隐喻的相同之处主要源于人类对世界相似的认知,为翻译提供了便利;不同之处在于文化的不同倾向性,为翻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翻译是将原语语言转换成译入语语言的活动(Munday,2001:5),奈达认为翻译的四个阶段包括:分析,转换,重组和检验(奈达,2001:108)。本文基于奈达对翻译过程的分析,从概念隐喻的视角,探讨了经济文本中隐喻的英汉翻译的三种不同的认知过程,在翻译具有文化普遍性的概念隐喻时,其认知过程如下:1)源语隐喻表达2)源语概念隐喻3)意义4)目的语中相同的概念隐喻5)目的语隐喻表达。前三个步骤是隐喻理解的过程。对于具有文化差异的概念隐喻,可以把英语概念隐喻翻译成汉语中相似的概念隐喻,或把英语概念隐喻翻译成汉语非隐喻表达,其认知过程分别如下:1)隐喻的理解2)目的语中没有相同的概念隐喻3)目的语中相似的概念隐喻4)目的语隐喻表达;1)隐喻的理解2)目的语中没有相同的概念隐喻3)目的语中没有相似的概念隐喻4)目的语非隐喻表达;对认知过程的分析表明,隐喻的翻译受到概念隐喻的控制。基于这三种不同的认知过程,可得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即,将隐喻翻译成:相同的概念隐喻映射的隐喻表达;相似的概念隐喻映射的隐喻表达和非隐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