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影视广告的视觉隐喻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视觉修辞这一学科领域的逐渐发展,视觉修辞学中的视觉隐喻这一修辞手段对解读图像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将广告的诉求以视觉隐喻的方式传递给消费者,以此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是众多广告选择的创意手段。这其中,汽车影视广告为了提高品牌溢价,通常制作精良,有其自成体系的视觉修辞方式,对于具体的视觉元素和抽象的视觉语言建构隐喻的运用,不仅十分丰富也有一定的共同点。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四个问题,(1)国内汽车影视广告运用了哪些视觉元素建构隐喻?(2)国内汽车影视广告如何通过视觉语言建构隐喻?(3)受众对这些隐喻是如何理解的?(4)这些隐喻如何运用到不同广告诉求中?研究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识别国内汽车影视广告所运用视觉隐喻的始源域和目标域,深入挖掘和解读隐喻的建构及其意义,并结合深度访谈,了解受众对这些隐喻的理解,继而得出相关结论。研究发现,在运用视觉元素建构的隐喻中,运动员、名人、赛车手、赛车、房子、马、山顶、宇宙这些视觉形象被用以表达不同的广告诉求。利用这些视觉形象的某些特性与汽车的相似性,让观众基于自身的经验对隐喻的含义进行联想。关于运用视觉语言在广告中建构隐喻的讨论,证明了典型的视觉语言不仅适用于电影的隐喻建构,同样也适用于影视广告的隐喻建构。在汽车影视广告中,运用视觉语言所建构的隐喻主要通过拍摄位置对人际关系的象征和色彩的象征实现。最后,本文基于对国内汽车影视广告的视觉隐喻分析,发现了运用视觉隐喻对广告诉求点进行创意时的两大优势:基于视觉元素隐喻的多义解读,为在同一视觉载体中同时表达功能与形象诉求提供了可能;基于视觉语言的象征意义,让观众在不自觉中接受了品牌形象的暗示与强化。而在具体运用时,关于汽车功能性诉求视觉隐喻,可以利用运动能力强的喻体表现汽车性能,利用赛车的紧张刺激隐喻汽车的驾驶体验,利用大至无边的喻体表现汽车空间。关于汽车的形象性诉求,通过多种不同的视觉隐喻的方式,为汽车品牌形象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成功人士的身份象征、潮流玩家、狂野自由的探索者、幸福生活、科技追求。
其他文献
作为茅奖得主的“70后”作家徐则臣,其小说创作中始终贯穿着“出走”主题,本文以徐则臣的个人经历、小说文本、散文以及报道采访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和分析徐则臣小说中“出走”现象的发生、空间的转移以及产生的原因,借此来探究其小说中“出走”主题传达出的思想内涵和价值意义。首先,从徐则臣小说中人物“出走”的动因入手,分析了年龄、地域和身份三个维度的“出走者”,借此明确各“出走”群体的不同目标。其次,借助空间
学位
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诗歌以“自白”精神与主体意识见长,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和强烈的情绪感受力,在大胆披露内心的同时拥有洞悉现实的力量。这样的创作风格使她的诗歌世界与“可能世界”理论构成对话关系。本论文通过三个章节呈现普拉斯诗歌中“可能世界”的形成背景、建构过程和价值意义。第一章指出普拉斯的诗歌特征具备建构可能世界的基础。首先从现实世界与可能世界的相对关系出发,对“怎样的文本世界是‘可能’的”这一概念做出
学位
本文以立场副词为切入点,尝试对汉语和西班牙语新闻语篇的立场表达特征进行描写和对比。汉语新闻语篇将以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中心BCC语料库为语料来源,西语新闻语篇以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新闻语料库(BFSU Spanish News Corpus,BSNC)和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Real Academia Espa?ola)21世纪西班牙语语料库(Corpus del Espa?ol del Siglo
学位
在《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实施的这些年来,教师越来越重视语言学习的过程,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而游戏教学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也能起到一些促进作用。在此背景下,笔者对初中英语游戏教学进行研究,目的是旨在通过本研究,发现初中英语课堂游戏教学对学习兴趣和成绩是否有影响以及是何种影响,进而根据
学位
近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全国范围内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数量在五千家以上,全年举办的展览也有2.9万余个,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工作高歌猛进,发展十分迅速。“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活动”(以下简称“十大精品”)作为博物馆界陈列展览的优秀代表,对博物馆陈展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博物馆的陈展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博物馆建设精品化工程提供了案例参考和优秀示范,推动了博物馆陈列展览的
学位
《齐风》是周代齐国的歌谣,有诗十一首。本文通过对历代《齐风》研究史料的梳理,结合齐诗文本对其诗旨进行再辨析。全文主体部分共四章。第一章:婚恋诗考察。这一部分将《齐风》中《鸡鸣》《著》《东方之日》归为婚恋诗。通过史料记载、字义辨析,认为《鸡鸣》描写的是一位贤淑体贴的妻子催促贪恋床笫的丈夫上朝的诗,是一幅夫妻恩爱的风俗图画;历来关于《著》一诗主旨的分歧比较大,结合齐国风俗及相关文献以及文本的上下逻辑关
学位
性别平等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而教育是实现性别平等的最佳方式。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对学生的社会化和性别意识养成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对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英语(新标准)》进行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探讨其性别再现是否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对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中语言模态和图片模态的性别再现进行
学位
语言是体现思想的工具,也是集体行为的基础。其中,情态能使人与听者互动,即可以向对方描述虚拟情况或传达指令和请求,因此是连接主客观世界的桥梁,并在道德判断和法律规约中起关键作用。当代法治建设中,瞬息万变的法律对国家,行业以及个人至关重要,而情态表达的歧义仍为公众乃至法律工作者所困,是法律与语言学界的共同关注点。19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关于情态的研究主要以传统语法观、系统功能语法论为主,而较少从词汇
学位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第一部公开发表的学术著作,集中体现了尼采的悲剧思想。尼采对悲剧的理解是立足于人的实际生存境遇,以人的现实生存为基础创建了关乎生命本身的悲剧世界观,他将悲剧与生存联系起来,认为生存本质上是悲剧性的,没有任何意义,只有艺术才能拯救人生,提倡悲剧性的生存。悲剧性的生存就呈现出一定的时间性结构。生存本身围绕的是有限时间的生存际遇,是关乎死亡的最终主题,生存不可避免的不幸和死亡注定了它的
学位
鲁迅旧体诗表现出个人与文本、文本与文本、文本与时代、个人与时代的多重互文。鲁迅旧体诗呈现了一个多重身份的鲁迅,并在旧体诗创作中展现出多侧面的从“小我”到“大我”的成长求索之路。论文主要分三章展开:第一章,着重探析鲁迅创作旧体诗的动因。主要分为两个层面:其一,分析旧学积淀对鲁迅创作旧体诗的影响,呈现鲁迅对中国诗学传统的继承、理解和自觉改造。鲁迅创作旧体诗受到社会现实与其自身生命体验的双重驱动,传统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