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宗教非政府组织与冷战后美国对苏丹政策——以达尔富尔问题为例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结束以来,宗教在美国对外关系中呈现立法化、机构化、国际化、草根化、联合化、媒体化、安全化等趋势,对美国外交的影响越来越从隐性转为显性,宗教非政府组织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海外倡导和实际推进所谓宗教自由、或推行所谓以信仰为基础的外交,已成为美国朝野新的外交政策共识。在此背景下,苏丹达尔富尔的人道主义危机以及美国对苏丹政策成为新世纪美国宗教非政府组织最关注的议题之一。   尽管美国国内各宗教组织秉持的宗教信念不同,对达尔富尔问题的看法和政策主张也各不相同,但从目前情况看,表面上在达尔富尔问题上犹太组织、基督宗教组织和伊斯兰组织实现了联合,事实上居于主导地位的却是犹太教和基督教联盟。犹太教和基督教联盟将达尔富尔问题视为“种族主义灭绝”,并依靠其日臻成熟的政治行动能力、国际化视野、同一议题下的联盟基础、大规模网络倡议,发起声势浩大的“为达尔富尔”社会运动,以提升美国民众对国际宗教信仰自由的认知度并进而影响美国对苏丹的外交政策。同时,犹太教和基督教联盟还积极通过道德提倡、游说国会、向总统请愿等手段直接对美国政府和国会施加影响,要求美国和国际社会对苏丹政策采取强硬政策,对达尔富尔问题进行干预。在美国宗教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活动下,美国政府采取制裁和苛求苏丹政府、偏袒苏丹反政府武装的政策,导致原来缓和中的美国与苏丹关系出现骤然恶化,严重影响了美国对达尔富尔冲突的调停乃至国际社会的调停效果。
其他文献
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把我国国民经济带到崩溃的边缘,农村形势尤为严峻。60年代初,我国进行了国民经济的调整,调整首先从农村开始,也首先在农村中见效。这
学位
从事小学一线教学已经有十几个春秋了。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老版教材到新版教材,从传统教育到素质教育,几经风雨,教学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刚刚教过的二年级我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