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刑罚处罚制度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newli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非刑罚处罚制度为研究对象,通过逻辑分析、价值分析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该制度的概念、基础理论、司法适用和立法完善等问题进行研究。全文围绕非刑罚处罚制度的基础理论、现行制度和完善三个层面,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二章是基础理论问题,三、四章关于现行制度及存在问题,第五章提出立法和司法上的完善建议。第一章关于非刑罚处罚制度的概述,解决该制度的界说、基本概念、与相关制度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在刑法体系中的地位等问题。本文将非刑罚处罚问题作为制度来研究,因为该问题在我国当前法律中仅存在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和一些零散的规定,尚未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而其司法适用需要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撑。非刑罚处罚制度是指通过相关立法行为,对非刑罚处罚的性质、法律地位、适用范围及对象、适用方法等问题加以具体规定所形成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非刑罚处罚措施在司法实践中具体适用的法律依据。非刑罚制度是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与刑罚制度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第二章是关于非刑罚处罚制度的基础理论,涉及其价值和刑事政策影响。法律体系在外形上表现为一系列具有逻辑联系的抽象概念组成的整体,而其内部却体现着法律的政策和价值对相关概念的指引。任何一种制度的构建都是相关理念与价值的协调与权衡的结果。非刑罚处罚制度体现着刑法谦抑、人道和正义的价值诉求。从报应刑主义到目的刑主义的刑罚思潮的演进以及我国的刑事政策从严厉到宽松的发展都对该制度的立法和适用产生深刻的影响。第三章关于非刑罚处罚制度的适用问题。合法性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平等原则是该制度适用的基本原则。非刑罚处罚制度的适用条件既有社会危害性的考量,又有人身危险性的考量,但主要以社会危害性为主。非刑罚处罚制度的适用对象除了自然人之外,也应包括单位;其适用主体只能是人民法院;在适用方法上应当注意直接与间接适用的结合、保持灵活性;适用效果上与刑罚存在明显的差异,强制性不足;同时在适用中也应当注意六种不同的处罚措施各自的特殊性。第四章是关于非刑罚处罚制度的缺陷。在立法上,问题主要表现为法律地位不明确、法律规定不详细、适用标准不具体、方法需要扩充、体系有待建立等问题。在适用上,问题表现为适用机关存在争议、适用强制力不足、以及法外免刑、以赔代刑、以罚代刑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存在争议等问题。第五章提出立法上和适用上的完善建议。首先分析了阻碍我国非刑罚制度进步和完善的一些观念上因素,如绝对的报应刑主义、绝对平等主义、有罪必罚的思想等。其次要从制度层面上进行改进。主要包括明确地位、协调关系、建立体系、明确适用范围、单列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适用规定等。再次,从适用层面上的改进。主要包括在民事责任方面应当增加恢复原状、在行政责任方面应当强化司法建议的约束力、在效果上必须明确非刑罚处罚记录的影响和不配合处罚的后果。
其他文献
宁波高发今日公告称,为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司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拟协议转让股份,受让方为宁波高发长城国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受让共计830万股。标的股份转让价格为38.51元/股,
报纸
传统粒子群算法采用整体维度更新策略,常因某一维或某几维未达到最优解,导致粒子适应值变差。针对此问题,提出具有动态子空间的随机单维变异粒子群优化算法,从优质粒子全维空
人类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重视自身健康.许许多多的保健方式被陆续"开发"出来,走入寻常百姓家.
为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防领域应用落地,展示智能计算领域的创新技术、创新思想以及最新成果,促进智能计算产品、智能装备和智能应用设计研发领域更为广泛的学术交流,
随着工业遗产在我国遗产保护体系中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对其具体保护工作的方式方法的研究也越发受到关注,而测绘记录正是这些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BIM技术在近年来
在异常行为监控中,由于监控视角、人体姿态和场景等复杂的情况,直接通过增加3D卷积神经网络层数来提取有效的视觉特征,容易导致卷积模型发生梯度消失和过拟合,从而降低了行为识别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残差卷积网络的跌倒识别方法,通过在残差网络中嵌套残差网络,充分融合了浅层和深层视觉特征,缓解了模型训练时梯度消失问题带来的影响,从而使模型性能得到了提升。最后采用5折交叉验证方法在多相机跌倒数据
本文根据设计要求首先设计了一台主要用于点焊和搬运的负载50kg、最大臂展1.96m的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然后对其进行了动力学性能和结构特性分析,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并对几
本文提出了目前电视机厂正在讨论的一个工艺性问题,即如何进行电视机的出厂前老化,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文章在理论上解释了“常温、正偏、开关老化要比目前采用的“高温老化”
现有的小目标检测方法通常采用多尺度特征图或利用多尺度融合特征进行检测,这些方法主要利用了特征图的空间信息而忽略了通道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提出一种新的小目标检测网络,该网络在浅层利用非局部通道注意力模块整合特征的全局空间信息,进而对通道间的信息进行校准。从空间域及通道域获取特征的远距离依赖关系,增强浅层特征中小目标的上下文语义信息。同时,通过密集连接结构增强深层部分的特征提取能力,获取丰富的目标信息,